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8-26 14:16:13 來源:群眾新聞
分享到近日,陜西省農學會在涇陽、乾縣、永壽三地開展“學術與科普”進企業系列活動,新增3個“科學家精神實踐小院”,每個小院聘任1位首席專家。自此,省農學會在全省已建立10個“科學家精神實踐小院”,其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融合方面起到了推動作用。
據了解,2024年起,為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民增收,省農學會在全省實施“千家萬戶”工程,擬用5年時間促成1000位農業科技工作者結對1000家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帶動1萬戶農戶增收。
一年來,省農學會共開展“學術與科普”進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28次,在西安、咸陽、渭南、延安、商洛五市的9個縣(區)建立了10個“科學家精神實踐小院”,聘任了11位首席專家,通過授牌共建、技術交流、難題速解、政策解讀等舉措,匯聚科技力量,搭建產學研融合平臺,以科技創新助力農業提質增效。
“陜西省生物農業研究所二級研究員陳志杰2024年擔任我們的首席專家以來,帶領我們認識了多種小麥病蟲害的發生規律,指導我們精準用藥、科學防治。有了專家團隊的支持,我們再也不怕技術問題了。”8月18日,戶縣金輝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象俊告訴記者,合作社流轉了350畝土地,小麥畝產由2023年的650多公斤提升到今年的705公斤。
省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旭鋒表示,“科學家精神實踐小院”是以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9月“全國科普月”期間,省農學會計劃再建10個“科學家精神實踐小院”。未來,省農學會將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優勢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科學家精神實踐小院”的建設水平和服務能力,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產學研有效融合,將“科學家精神實踐小院”打造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孵化器、農民增收的加速器,實現“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群眾新聞記者 吳莎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宁县| 耿马| 通山县| 和平县| 莱州市| 汉阴县| 金山区| 马山县| 凤山市| 长丰县| 易门县| 静海县| 鄯善县| 莎车县| 兰西县| 淮北市| 交口县| 龙南县| 东宁县| 沙河市| 阳泉市| 额敏县| 土默特右旗| 疏勒县| 东乡族自治县| 汉阴县| 昭苏县| 平塘县| 巴南区| 盐城市| 疏附县| 通州市| 重庆市| 洞头县| 焉耆| 曲阳县| 耿马| 武威市| 额济纳旗| 三穗县| 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