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8-18 11:47:21 來源:群眾新聞
分享到8月16日,記者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航空學院宋筆鋒教授團隊研制的“信鴿”仿鳥飛行器日前參加了中柬“金龍-2025”聯合演習。這是我國仿鳥飛行器首次“飛”出國門參加國際聯合軍演。
鳥翅類別多樣,構造與飛行方式復雜,具有撲動—扭轉—掃掠—展縮—彎折的復合運動特性,飛行范圍跨層流與湍流混合區,氣動機理解析難,仿鳥飛行器設計方法缺失。據團隊成員介紹,研制“飛得久”“飛得像”“飛得穩”的實用化仿鳥飛行器,是國際上的重大技術挑戰。
宋筆鋒教授團隊歷時24年,從“機理揭示”到“技術攻關”再到“樣機研制”,在國內外率先建立仿鳥飛行器技術體系,率先在給定能源下實現“飛得久”“飛得像”“飛得穩”的目標,并形成實用化產品,引領仿鳥飛行器研究。
團隊分析了上百種鳥翅,構建了典型鳥翅的外形和運動模型,將鳥翅分為“升重類”“推重類”“推升類”3類型式,建立了鳥翅臂手翼產生升推力的全新公式;發明了“外形—柔度—微結構—運動—頻幅”的撲動翼五步法設計方法,大幅提高氣動效率,巡航飛行氣動效率分別達到雀、鷹、鴿的84%、87%、90%,實現了“飛得久”;發明了圓錐搖臂仿生復合撲動機構,實現了仿鳥“飄葉起降”,外形動態隱蔽性媲美鳥類,實現了“飛得像”;突破了高抗風、撲滑穩定轉換、避障以及整機高能效匹配等設計集成技術,實現了“飛得穩”。
據了解,團隊研制了重量從30克到3000克的7型仿鳥飛行器,其中“云鸮”和“信鴿”先后以154分鐘和185分鐘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日前,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的系列節目《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第六集“仿生無界”中,團隊成員楊文青和學生一起,向觀眾演示了“信鴿”和“云鸮”的“絕技”。體型小巧的“信鴿”,不僅完成了低空繞飛任務,還平穩穿過了一個1平方米的狹小空間,完成了高難度動作挑戰。翼展達到1.8米的“云鸮”順利完成快速起飛、滑翔飛行和撲滑轉換,并在識別降落目標后自主完成降落,成功完成了挑戰任務。(群眾新聞記者 呂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水市| 静乐县| 巫山县| 刚察县| 阿克陶县| 天台县| 江华| 广昌县| 随州市| 曲松县| 建德市| 大渡口区| 湾仔区| 乌海市| 崇明县| 宜春市| 永福县| 娄底市| 咸宁市| 政和县| 涟水县| 长治市| 广德县| 商都县| 泸定县| 钟祥市| 城市| 涡阳县| 绥宁县| 曲麻莱县| 项城市| 黄陵县| 错那县| 屯留县| 马尔康县| 将乐县| 布拖县| 禄劝| 兴文县| 兴义市|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