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7-18 10:16:0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記者 佟怡)近日,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石晉醫生接診了一位特殊的軍屬,4歲的小患者童童。童童因發音不清,音調異常就醫,令人驚訝的是,小小年紀的他竟接受過兩次“舌系帶過短矯正手術”。然而,孩子的發音問題絲毫未見改善。家長焦急萬分,堅信是“手術沒做好”、“舌根那點筋沒剪到位”,強烈要求再次進行“更徹底”的激光治療,認為“剪舌筋”是解決孩子說話不清的捷徑。
知識點一:舌系帶是什么?
在我們舌頭下面那層連接舌頭和口腔底部的薄薄黏膜組織,就是舌系帶。它是一層纖薄的薄膜組織,在說話、吞咽時起到輔助作用,幫助舌頭更靈活地伸縮、卷曲和上抬。
誤區:“剪舌筋”就能口齒伶俐
“孩子說話不清楚?肯定是舌系帶短了,剪一刀就好!”——這種在部分家長甚至非專科醫生中流傳的說法,導致了像童童家長這樣的誤解和過度治療。
真相:發音不清,精準評估是關鍵!
經過詳細的問診與檢查,石晉醫生發現了一個關鍵問題:童童存在輕度聽力障礙。這才是導致他發音不清的真正“元兇”!聽不清或聽不準聲音,孩子自然難以模仿和學習正確的發音。之前的兩次舌系帶手術,不僅未能解決核心問題,反而讓孩子白白承受了痛苦。
專家指出:舌系帶過短并不必然導致發音不清。先天性唇腭裂、孩子年齡、聽力、大腦語言功能、孩子心理發育,甚至家庭語言環境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發音的清晰度,因此當孩子出現發音不清時,進行專門的語言功能評估,尋找真正的原因,才能有效改善孩子發音問題。
新生兒“絆舌”,醫生卻說不必手術
剛滿月的安安,在出生體檢時被指出“舌系帶有點短”。初為人父的寶爸(一位常年駐守邊防的軍人)心急如焚,利用短暫的陪產假帶著寶寶四處求醫。多家醫院建議手術矯正且需全身麻醉,一家人陷入了焦慮與糾結中。最終,他聽聞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有針對舌系帶過短的“微創激光”治療,便懷著激動欣喜不遠千里趕來。
然而,石晉醫生檢查后給出了意外答復:“目前完全不需要治療!”她解釋,對于1個月的嬰兒,只要不影響吃奶(喂養),就無需過早手術干預。舌系帶的附著位置會隨著寶寶牙齒萌出逐漸后移。盲目過早治療不僅不必要,還可能增加風險。建議家長按時復查,待孩子3歲后進行語音評估,再判斷是否需干預。寶爸懸著的心這才放下。
知識點二:如何判斷“舌系帶過短”?
正確判斷的方法:讓孩子把舌頭伸出口外,如果舌尖因為系帶牽拉,呈現一個中央凹陷的“W”形或心形,那么臨床可診斷為“舌系帶過短”,俗稱“絆舌”。
誤區:“看到舌尖是‘W’形就一定要剪!”
認為只要觀察到“W”形舌尖,就表示必須立刻手術干預。
真相:“W形”+影響進食/發音=必要評估及時治療
舌系帶的位置會隨孩子生長發育而變化,絕大多數舌系帶稍短的孩子發音是完全正常的,單純觀察到“W”形舌尖并非手術的絕對指征。而“絆舌”是否影響進食及發音才是決定治療的關鍵核心依據。如果舌系帶過短嚴重到影響寶寶有效含接乳頭或奶嘴、導致吮吸效率低下(吃奶時間長、易疲勞)、寶寶因攝入不足而體重增長不良及3歲以上兒童明顯發音不清時應及時尋求專業評估和治療。
知識點三:關注術后瘢痕和心理影響!
正確判斷的方法:對于已接受手術的孩子,應關注術后舌功能恢復情況(有無瘢痕攣縮限制活動)以及孩子的心理狀態,杜絕強行治療,注重孩子心理建設,避免因恐懼形成排斥醫院合理治療的負面情況。
誤區:“手術做完了就萬事大吉”
認為只要做了舌系帶手術,發音問題必然解決;孩子還小不會記得疼痛強行治療就可以。
真相:手術不是終點,后續觀察與心理同樣重要!
對于已經接受過舌系帶手術的孩子,如果沒有形成明顯的限制舌體活動的瘢痕攣縮,通常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影響。然而,需要警惕的是,手術本身造成的瘢痕組織在收縮過程中,有可能反而加重舌系帶過短的程度,導致舌體活動受限的情況比術前更甚。此外,不可忽視的是手術過程本身對孩子心理的潛在影響。無論是局麻還是全麻,手術帶來的疼痛、恐懼和不愉快的體驗,都可能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產生焦慮或抗拒醫療行為等負面情緒。
專家提示:發音不清,病因復雜多樣。精準識別“真兇”,避免盲目“動刀”,進行科學干預,才是守護孩子健康成長的正確之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封开县| 闽侯县| 二手房| 兴国县| 宁城县| 蓬莱市| 合作市| 西丰县| 德钦县| 宝应县| 化州市| 鄂尔多斯市| 秦皇岛市| 万州区| 望江县| 宁明县| 扎鲁特旗| 芦溪县| 海安县| 瑞安市| 蓝山县| 忻城县| 武定县| 江永县| 广州市| 瑞丽市| 云阳县| 霍林郭勒市| 蓬安县| 武强县| 象山县| 吴堡县| 那曲县| 大同市| 米泉市| 临海市| 道孚县| 都江堰市| 成武县|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