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1-22 15:09:09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記者 王怡平)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2024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名單,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一院”)3人成功入選,創下集團公司自參評該項榮譽以來的最高紀錄。
至此,2024年度鐵一院累計25人次榮獲省部級及以上專家獎項,年度新增高層次人才數量與質量均為歷年來新高。
李團社,鐵一院副總工程師,陜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計劃項目帶頭人,正高級工程師。先后主持完成了西安、成都、蘭州、杭州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前期規劃、勘察設計、科研攻關工作,參與了20余座城市的軌道交通項目評估審查工作,為軌道交通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主持完成了關中城市群、西安都市圈多輪次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與建設規劃,系統謀劃了大西安軌道交通發展的頂層方案。主持完成了西安地鐵2號線的勘察設計工作,系統性地解決了“黃土、地裂縫、文物古建筑”三大世界性難題。主持完成了西安火車站樞紐改擴建工程勘察設計工作,創造性提出了分離島式-先隧后站、綜合樞紐一體化設計方案,解決了大斷面淺埋暗挖結構下穿鐵路咽喉區道岔群的技術難題。主持完成了成都地鐵5號線勘察設計工作,解決了大客流風險應對、車站空間融合歷史文化、復雜三線換乘站改造等關鍵技術難題。主持完成了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工程勘察設計工作,在國內首次創建云計算技術,構建線網級云平臺,落實智慧城軌發展理念。
杜世回,鐵一院副總工程師,陜西省勘察設計大師,陜西省“三秦學者”,正高級工程師。先后主持或參加完成了高原鐵路、波密至然烏鐵路、中吉烏鐵路、青藏鐵路、鄭西高鐵、西成高鐵、哈大高鐵、延榆高鐵等多項重大鐵路工程,以及蘭州、成都、西安、廈門等多項重大市政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和科技攻關工作。主持完成40余項復雜地質問題專題研究和10余項科技攻關,構建了極復雜高原艱險山區天空地綜合勘察技術體系,解決了地質勘察“上不去、辨不清、探不深”等世界級難題。避災選線技術、表生地質災害識別與防控等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高原鐵路全面開工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先后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全國優秀勘察一等獎2項,省部級重大科技成果1項,省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11項,授權發明專利19項。
張斌,中國鐵建特級技師,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陜西省建設工匠等榮譽。帶領團隊參與青藏鐵路、鄭西高鐵、西成高鐵、大西高鐵、高原鐵路等多條國家重點鐵路項目勘察工作,多次擔任測繪組長、隊長。積極推動測量技術變革,將GPSRTK測量技術、TCR1202后方交會放樣方法、全站儀+GPSRTK既有線復測新方法等應用于工程測量,大幅提高測量精度與測量效率。帶領團隊積極開展多項科研項目,牽頭全站儀鐵路復測一體化系統開發項目,Lidar點云與傾斜影像數據融合技術研究,高速鐵路智能變形監測大數據三維可視化平臺研究,積極推廣采用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精密控制網,為鐵路工程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2024年,鐵一院強化頂層設計,打造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大人才”工作格局,織密“多層次”人才網絡,形成“長期戰略—五年規劃—年度計劃”的人才體系化推進和閉環落實機制。聚焦高端引領,建立核心人才隊伍領先優勢,強化“國家級-省部級-集團公司級-二級單位級”所構成的四級人才梯隊建設,持續向生產一線、科技創新領域傾斜,激發人才向上活力。堅持精細管理,按照統一建設、分類管理、規范使用的原則,對專家人才特長領域、研究方向等進行精準描述,制定針對性培養目標,實現專家人才資源的有效整合和集中管理。
2025年,鐵一院將始終堅持新時代人才強企戰略,全力沖刺“十四五”人才發展目標,力爭人才培養工作再上新臺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县| 喀喇| 九龙城区| 巩留县| 玉门市| 新沂市| 当涂县| 宣武区| 政和县| 乌兰浩特市| 疏勒县| 罗田县| 安龙县| 顺义区| 安阳市| 凌云县| 肇源县| 大连市| 攀枝花市| 广宗县| 霍山县| 仪陇县| 定州市| 成都市| 平遥县| 资源县| 皋兰县| 凤台县| 集贤县| 武威市| 贵州省| 敦化市| 湖口县| 新绛县| 湾仔区| 河南省| 温宿县| 青阳县| 镇康县| 梁山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