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4-12-13 21:19:52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越來越多地用于晚期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基于ICIs聯合治療過程中骨骼肌、脂肪動態變化及其與患者治療應答和預后的關系尚缺乏相關研究。
2024年12月,由東南大學滕皋軍院士領銜,中國肝癌臨床研究聯盟(CHANCE)研究者主導的多中心隊列研究CHANCE2213,題為“Longitudinal Body Composition Identifies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With Cachexia Following CombinedImmunotherapy and Target Therapy (CHANCE2213)”的研究在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中科院1區,IF:9.4)在線發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滕皋軍院士、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紀泛撲教授、英國帝國理工學院David J.Pinato教授和南京醫科大學趙楊教授為本項目的共同通訊作者。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金志成博士、陳建建博士、重慶醫科大學周佳薇博士及云南省腫瘤醫院丁榮教授為本文并列第一作者。
該項研究探索肝細胞癌患者聯合治療的骨骼肌脂肪的縱向軌跡,研究納入真實世界中靶免聯合TACE治療的肝細胞癌患者,通過CT影像提取包括骨骼肌和脂肪在內的身體成分信息,從而追蹤并探索患者的身體成分(骨骼肌、脂肪)的縱向變化軌跡。研究共納入了411名患者,通過無監督潛類別增長混合模型識別出骨骼肌和脂肪組織的兩種主要變化軌跡:穩定和急劇下降。急劇下降組患者表現出更差的生存預后,并且這一趨勢在多個亞組分析中保持一致。研究進一步根據身體成分軌跡將患者分為惡病質的三個階段:惡病質前期(73.6%)、惡病質期(21.2 %)和難治性惡病質期(5.2%)。處于難治性惡病質期的患者預后最差,且與更高頻率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顯著關聯。
本研究通過基于影像的身體成分縱向分析對腫瘤惡病質的多樣性提供了新的視角,有助于臨床早期識別和管理肝癌伴惡病質的患者, 為未來的營養干預提供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市| 梧州市| 石林| 浦县| 宁津县| 姜堰市| 镶黄旗| 高安市| 景谷| 镇雄县| 三江| 日照市| 阳朔县| 徐水县| 武隆县| 东台市| 汾西县| 伊通| 子洲县| 陆丰市| 杂多县| 彰化市| 新泰市| 安塞县| 凌海市| 白沙| 饶阳县| 如东县| 水城县| 阿克陶县| 乌兰浩特市| 麟游县| 蓝田县| 丹凤县| 临邑县| 吴忠市| 新安县| 阿坝县| 射阳县| 中牟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