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4-11-29 13:23:56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學語文,從讀童詩開始
“王宜振教童詩”欄目以推薦中國現當代適合兒童閱讀的較新的詩歌文本并對之加以品讀為主,以此推動全國詩教工作的開展。同時,本平臺還開辟“孩子的詩”“詩教課堂”“詩歌后面的故事”“好書推薦”等欄目,歡迎全國詩教工作者、詩人參與互動,共育詩歌教育的花園。
好兒歌十二首
01
天安門上掛紅燈
金波
天上的星,
地上的燈,
什么星?
北斗星。
什么燈?
荷花燈。
荷花燈,
水上漂;
走馬燈,
轉著跑。
跑得最快是龍燈,
一條大街一串紅。
一跑跑到天安門,
天安門上掛紅燈。
02
伸小手
高洪波
伸小手,摸太陽
太陽太陽有點燙
伸小手,摸月亮
月亮月亮有點涼
伸小手,摸奶奶
奶奶和我拍巴掌
伸小手,摸爺爺
哈,爺爺胡子像山羊
03
到北京
蒲華清
到北京
好歡喜!
全家人,
早早起。
早早起,
去哪里?
天安門前看升旗,
去向祖國敬個禮!
04
腳步聲
李少白
轟隆隆 轟隆隆
火箭升 向太空
呼呼呼 呼呼呼
高鐵跑 快如風
嚓嚓嚓 嚓嚓嚓
盾構機 鉆山洞
噼啪啪 噼啪啪
大航母 深海行
聽見了 聽見了
都是祖國腳步聲
05
十二生肖歌
劉丙鈞
子時的鼠,丑時的牛,
寅時的老虎搖搖頭。
卯時的兔,辰時的龍,
巳時的小蛇彎彎地行。
午時的馬,未時的羊,
申時的猴兒樹林里藏。
酉時的雞,戌時的狗,
亥時的豬豬扭屁股走。
06
畫航母
蓋尚鐸
水彩筆,紅黃藍,
我在紙上畫港灣。
港灣美,艦橋高,
甲板上面畫跑道。
跑道長,數百米,
起落國產艦載機。
艦載機,好成武,
中國接連建航母。
航母大,守祖國,
畫個艦長就是我!
07
種島
薛衛民
種樹種果種花草,
種糧種菜種富饒,
中國人民愛種植,
遼闊南海還種島。
天鯨號、天鯤號,
一聽全往南海跑,
神通廣大海底撈,
吹沙揚石空中拋。
華陽礁、美濟礁,
渚碧礁、永暑礁……
憋在水下千萬年,
拱出海面一躥高!
背靠祖國舉藍天,
面向大洋說你好——
中華南海大花環,
一枝一朵都是寶。
08
小樹種一棵
金本
挖個土窩窩,
小樹種一顆,
天天來澆水,
小樹真快活。
祖國地圖一片綠,
有個綠點就是我。
09
兩個呼嚕嚕
王宜振
小狗睡得香,
小貓睡得熟;
小貓喜歡打呼嚕,
呼嚕嚕呼嚕?!?/p>
爸爸睡得香,
爸爸睡得熟;
爸爸喜歡打呼嚕,
呼嚕嚕呼嚕?!?/p>
兩個呼嚕嚕,
穿成一串糖葫蘆;
兩個呼嚕嚕,
嚇跑兩只小老鼠!
聽了呼嚕嚕,
媽媽氣呼呼,
他說呼嚕真討厭,
睡覺要把耳朵堵!
聽了呼嚕嚕,
我呀,樂得嘴巴合不??;
我說呼嚕真有趣,
我家變成音樂屋。
10
堆雪人兒
張洪波
堆,堆,堆雪人兒
鼻子眼睛紅嘴唇兒
堆,堆,堆雪人
耳朵頭發胳膊腿兒
堆,堆,堆雪人兒
火車汽車小房子兒
再堆一個棉花院兒
圍上籬笆開個門兒
11
長大也要學英雄
張菱兒
北斗團隊就是能,
一路闖關一路贏。
二十多年拼搏路,
五十八顆導航星。
五十八顆導航星,
星鏈串起中國情。
沿著光明走天地,
來為夢想導航程。
來為夢想導航程,
千山萬水喜相逢。
帶上歌聲與微笑,
一路春風到北京。
一路春風到北京,
國旗飄飄映碧空。
我向國旗敬個禮,
閃閃紅星種心中。
閃閃紅星種心中,
顆顆北斗放光明。
新時代的好兒童,
長大也要學英雄。
12
蝸??爝f
鞏儒萍
小蝸牛,送快遞,
慢悠悠,不著急。
快遞送了一星期,
還沒到達目的地。
說了你可別生氣,
它才走了兩三米。
說說童謠
李少白
我說的是童謠。兒歌和童謠的命名,一直有不同的提法。童謠是民間文學中民謠中的一個分支。三套集成有歌謠、諺語、民間故事,童謠就編在歌謠卷,兒歌有點像兒童歌曲,歌更靠近詩。既然童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我看還是沿襲童謠這個名字好。
中國是童謠大國。一個美國人編了一本《中國的兒歌》的書,他說過:“在中國沒有哪部文學著作,包括那些經典著作,能夠像兒歌那樣婦孺皆知,不管是識字的還是不識字的,不管是皇帝的兒子還是乞丐的兒子,城里的孩子還是鄉下的孩子,他們都能理解并傳唱這些兒歌,這些兒歌在他們的心中打下相同的印記。”
童謠雖小,但卻是老爺爺了。中國傳統童謠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明珠,童謠作為一種元文化,閃爍著美好的、神性的自然之光。也許,從有人類始,就有了兒歌,媽媽們哄孩子睡覺,一首首童謠便在搖籃邊和媽媽的臂彎里誕生了。這些星光燦爛的歌謠,成了滋潤孩子心田的精神母乳,為他們打開了扇扇通向自然的窗門,讓他們和世間的天地萬物、風土人情連在一起。
小兒歌,大能量。林海音在《在兒歌中長大》一書中說,孩子語言的學習、常識的增進、性情的陶冶、道德倫理的灌輸、這一切都是從兒歌中得到的。也可以說,中國兒歌就是一部中國的兒童語言學、兒童心理學、兒童倫理學、兒童文學。兒歌對人生的影響是深刻的,是與血液和靈魂相關的生命元素。
童謠無疑是幼兒接受度最高的文學,是作為蒙學教材的文學。我們要敬畏童謠,學習研究童謠,傳承和發展童謠。
童謠是童子的歌謠,童謠的特色是歌謠風,有它的格律性,特質。它更追求一種歌謠風,就是謠味。
傳統童歌,歷經時空篩選流傳下來,鮮活于母子們的口耳之中,她的生命力如此頑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童謠符合孩子的天性,切合孩子的興趣。因此,童謠的秘訣,首推趣味性,沒有趣味,孩子怎會親近它呢。趣味是多方位的,我大體歸納一下,童謠至少有以下“五趣”。
語趣。孩子的身心發育,和他們的語言發展連在一起。對于正處于學話階段的嬰幼兒,童歌正是他們啟蒙開智的語言極品。
語言是童謠的第一要素。寫作是什么,就是不斷地不停地造句,創造出一種能夠吸引別人的話語方式。在兒歌的語言藝術中,音樂性是第一位的,有的兒歌甚至詞意都淡化了,光靠它的音韻節奏就讓孩子樂此不疲,如橡皮筋兒歌中的“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在吟唱過程中,孩子就能接受語言的聲韻之美、節律之樂。又如下面這兩首童謠——
小河的花
王宜振
小河里
花兒多
只能看
不能捉
誰種的
風婆婆
雨鈴鐺
金波
沙沙響
沙沙響
春雨灑在屋檐上
屋檐上
掛水珠
好像一串小鈴鐺
丁零當啷
丁零當啷
他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來蓋新房。
口語化的童謠語言,節奏感強,甜軟親切,吟唱中帶來的語趣,會讓孩子產生對母語的依戀之情。
創作童謠要學習兒童的口頭語,有意地把它融入到作品中去。我把這叫做抄襲童年。
童趣。童謠姓童,孩子的歌謠,首要的是要有童真的滋味,這種味道不是一般的滑稽,人為的打笑,它是兒童自然本真的天性生發出來的一種天趣。
這種天趣來自大地,來自自然,來自于孩子本身。孩子與生俱來帶有詩意的記憶,文章本天生,妙手偶得之。對于童趣,我們不是制造者,我們是發現者和打磨工,看看這兩首童謠——
娃娃長大了
胡木仁
褲子 短了
鞋子 小了
媽媽 笑了
娃娃 長了
不是
壁虎不是虎
蝸牛不是牛
熊貓不是貓
海狗不是狗
好像我一樣
屬猴不是猴。
童謠的美,在于它的單純,在于率真自然,童趣拒絕花哨和華麗,就像本來就很美的孩子,如果給他涂脂抹粉,就是一種扭曲和傷害了。
情趣。童謠屬于詩的家族,詩是情感的產物。童謠詠唱的是人的初心,是一種事物,一種發現,一種心聲,一種抒情。要把這些化成有聲有色的童謠,最重要的是要注進一種詩的創新意識,讓童謠有一番別趣,一種獨特的奇趣。
好人就在身邊
蒲清華
爸做好事被發現
報上登出大照片
奶奶笑著對爸說:
“好人就在我身邊!”
小樹種一棵
金本
挖個土窩窩,
小樹種一棵,
天天來澆水,
小樹真快活。
祖國地圖一片綠,
有個綠點就是我。
小兒歌可以寫出大情感。大中有小,小中見大。
這種富有新意的靈動的童謠,以孩子的想象、童真的口吻,舉重若輕地把莊重的題材,寫得情深深,意切切,它們雖然出自作家之手,但歌謠之風韻盡在其中,仍然充溢著童真童趣。
理趣。兒童是自然之子、哲理之子,童謠是淺語的藝術,要快樂而不直白,淺近而有深意。
問大海
劉饒民
大海大海我問你
你為什么這樣藍
大海笑著來回答
我的懷里抱著天
大海大海我問你
你為什么這樣咸
大海笑著來回答
因為漁民流了汗
結果
櫻桃紅似火,
杏子葉下躲。
枇杷掛鈴鐺,
荔枝滿山坡。
柚子樹,
急不過,
紅太陽,
把話說:
別急快別急,
都會有結果。
這樣的童謠不僅激發孩子的想象力,還能引發孩子的思考,趣在言外,味在筆外,留下了回味的空間。
野趣。童謠是民謠的一個分支,民謠最初流傳于山野和村落之中;自古以來,童謠就帶著一種野味,一種謠味。童謠就像蒲公英一樣自由生長,自由傳播,因此,她保留著一種民俗味、泥土味。童謠的語言,樸素、粗拙、清新,有一種民間語言的俚俗感。
蟋蟀小謠曲
徐魯
秋風起了
天氣涼了
蟋蟀蟋蟀
跳過墻了
樹葉落了
菊花黃了
蟋蟀蟋蟀
該進房了
窗戶關了
露水涼了
蟋蟀蟋蟀
想上床了
牛兒喝水嘴對嘴
牛兒喝水嘴對嘴
蜻蜓點水尾對尾
烏龜玩水露露背
青蛙游水伸伸腿。
池塘
譚哲
池塘淤泥下,
泥下藏藕娃,
藕娃舉荷葉,
荷葉護荷花,
荷花結蓮蓬,
蓮蓬送青蛙,
青蛙來賽歌,
個個叫呱呱。
這首是頂針歌,吸取傳統手法。
童謠有趣就好。五趣,并不要求每首作品完美無缺,而是一種文學趣味的追求。美學家朱光潛說,“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最好從讀詩開始”,要給孩子打好愛與美的底色,應該說從瑯瑯的兒歌聲中就開始了。
讀著這些活脫脫的童謠,我還感到要破解新童謠歌多聲少的狀況,生活和時代的確是最好的老師。當前主要的問題還是供應方和接收方的脫節。以往,很多人認為童謠是雕蟲小技,沒有必要去深入生活,對童謠的接受對象了解研究得太少。像塑料花難以吸引蜜蜂一樣,離開了生活土壤童謠,自然就讓孩子敬而遠之了。文藝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童謠創作就應以兒童為中心。深入生活就是了解兒童,以兒童為中心,就是要貼近兒童。童謠姓童,童謠像孩子,要回歸兒童的秉性,保持童真童趣本色。要解放童謠,給童謠“松綁”,為童謠“減負”,不讓它承載過多功能。幼兒是從“玩”的需要,來學唱童謠的。讓兒童以其本真的游戲心態進入兒歌,吟誦時,感覺好看和好玩,感覺輕松和快樂,這才是小孩子學習兒歌的最大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兒歌的作用和功能,應該是從功利主義到游戲精神的進步,是童謠品位的提升,只有在玩的過程中,童謠才能變為兒童的朋友,成為他們的精神食糧。
真詩在民間,童謠作品要追上兒童那無拘無束、海闊天空的思維,動起來,快樂起來。別太刻意、太正統、太拘謹、太死板……應更寬容,更開放,鼓勵一些新穎的、奇特的,甚至有些怪誕的新作出世,促使作者放開手腳,不拘一格出作品。讓自然回歸自然,把童謠還給童謠,這才是童謠創作和傳播的真諦。
童年的歌詠歷來就是回響現實的天籟之聲,童謠像顆顆晶瑩的露珠,反射的是一個時代的光芒。今天,時代不同了,孩子的興趣愛好也在變化,童謠之樹也應長出新綠,要在內容、題材、形式上求得創新和突破。我們總不能讓孩子們老唱“張打鐵,李打鐵”,“小老鼠上燈臺”吧。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理應有最好的歌謠來為偉大的新時代謳歌。
童謠因其短而淺顯,初學寫作時,認為兒歌最容易寫;后來,越寫越覺得兒歌最難寫,也是因其短而淺顯。創作出好的兒歌來,真不容易啊,要是一位作者有一二首、或二三首兒歌能在孩子們中間口耳相傳地流行開來,那將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也是孩子給予的最高獎賞!
希望有更多的作家、老師和孩子的媽媽、奶奶們,都行動起來,為孩子寫出癡迷沉醉的好作品,同時也做好新童謠的傳播工作,讓中華新童謠瑯瑯于孩子的歡笑之中。
童謠就像蒲公英,野趣盎然、輕盈活潑、自由飛翔……愿這大自然的精靈,長得更美,飛得更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石屏县| 秦皇岛市| 高安市| 裕民县| 全州县| 都安| 抚松县| 迭部县| 达孜县| 通辽市| 乌什县| 临邑县| 湖口县| 长春市| 奉贤区| 定西市| 信宜市| 米泉市| 祁连县| 汤阴县| 广河县| 钦州市| 兰考县| 石门县| 克山县| 怀远县| 宝坻区| 衡阳市| 扬中市| 新和县| 北票市| 安宁市| 清流县| 石首市| 西畴县| 抚州市| 连平县| 万安县| 谷城县| 漠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