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4-11-14 09:31:1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在時光年輪中
抵達現場記錄社會
深入生活觸摸真相
本書不僅是董倩對職業生涯的深情回望
更是對人性光輝的深刻洞察
《每一次抵達,終有意義》
作者:董倩
出版社:陜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
董倩,中央電視臺記者。199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從《焦點訪談》開始,先后在《東方之子》《新聞調查》《面對面》《新聞1+1》《中國經濟引力場》等欄目擔任采訪記者和主持人,參與了中央電視臺近年來幾乎所有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
內容簡介
《每一次抵達,終有意義》為董倩女士三十年新聞生涯結晶之作,也是一部心靈獨白精選之作。書中收入大量系列深度訪談,采訪對象包括多行業人士,通過獨特的視角、細膩的筆觸,敏銳地洞察采訪對象的內心世界,直抵其內心深處。該書不僅僅是在記錄新聞事件,更是在探尋每一個事件背后的深層意義,傳遞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精彩章節節選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年過六十的林鳴每天早上跑步10公里,必經淇澳大橋,幾年來風雨無阻。這是20年前他設計的橋,把淇澳島和珠海連接起來。當時頭發還是全黑的他怎么也不會想到,若干年后,在同一片海域,會有那樣一個世界級的偉大工程在等待著他。長度只有1公里多一點兒的淇澳大橋,只是命運給工程師林鳴的一個暗示,讓他對這片伶仃洋有個初步的了解。
港珠澳大橋是一個超級工程,是中國發展到一定階段應運而生的一個產物。當2005年林鳴剛剛當上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以下簡稱“總工”)的時候,整個項目還僅僅在紙上談兵地論證可行性。他暗自思量,如果能趕上修這個工程該是多幸運。六年后的2010年12月,他成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的總工。林鳴的長項是橋,淇澳大橋、潤揚大橋是他曾經的作品,但在這個
超級項目里,他負責的卻是毫無經驗的人工島和隧道。可他是這樣的人:越是陌生的領域,越是不可能的挑戰,就越能激發斗志。
當56公里的跨海大橋經過臨近香港段時,所有情況都會變得復雜起來。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一天起降無數架次飛機,伶仃洋航道將來一定會通過一次比一次更巨大的集裝箱貨輪,現在要在此基礎上再加上一條陸路,就要充分避開所有制約。于是,工程師們大膽設想出沉入海底修一條隧道,不是在海水中,而是在海床里,那么不管未來集裝箱船有多么巨大,哪怕是 40 萬噸級貨輪通過,都各走各路,互不影響。
從想象到現實,這中間要有充足的財力和能力。錢,只是糧草,要打仗,還得要一支能贏的部隊。可是,林鳴率領的這支隊伍幾乎什么也沒有,卻要去打一場無比艱辛、只能打贏的仗。
在國際沉管海底隧道領域,領先的只有那么幾個國家,按照規律,理應是先學,然后應用到自己的工程項目上。但問題是,不是你想學人家就想教。商場如戰場,誰愿意親手帶出強勁的對手呢?
2006年,林鳴帶著工程師到韓國釜山巨濟島參觀學習。這是一次太難得的機會,本以為可以看到管道沉放過程和每一個細節,可人家只讓他們遠遠地在一條交通船上圍著工程船繞圈。那么多工程師遠道而來,等了一周時間,最后只能隔著幾百米看一艘拋石整平船。多年后,林鳴平靜地說,現在能理解人家為什么那么做,這里面有太多的技術,每一步都是無數人無數個日夜思考的結果,沒人
會輕易展示給你看。作為一個初學者,人微言輕,被前行者目中無人地對待是正常的。在韓國的境遇僅僅是個開始。
當一個成功者回憶起當年的挫折甚至受辱的經過時,人們對他的敬佩也會倍增。
采訪林總是在2017年工程竣工時,他皮膚黝黑,眉間眼角有著很深的紋路,笑起來,那一道一道的皺紋就忙不迭把笑容彌散開來。在他不笑的時候,看著那些皺紋,可想而知這些年他們受了多少苦。
林鳴不僅是島隧項目的總工,而且還是項目總經理。外海海底隧道施工技術中國不會,就一定得花大筆咨詢費去學習。林鳴知道,跟世界最高水平的沉管建設公司學,人家出價一定不會低。他能承受的極限是3億元人民幣——島隧項目6億元總經費的一半。這是項目總工的最大的誠意和能力了。
“董倩愛問”系列圖書
《每一次抵達,終有意義》
《追光》(即將出版)
《大國重器》(即將出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揭西县| 阳信县| 呼玛县| 大同县| 麦盖提县| 云龙县| 万全县| 谢通门县| 青州市| 建瓯市| 西宁市| 平江县| 泗洪县| 汾西县| 伊吾县| 二连浩特市| 安仁县| 广安市| 泗阳县| 馆陶县| 商南县| 循化| 论坛| 乌鲁木齐县| 阆中市| 三门峡市| 大宁县| 桦甸市| 龙游县| 兰坪| 镇原县| 宝清县| 浮梁县| 湘潭县| 全南县| 赤峰市| 昌平区| 布尔津县| 松阳县| 永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