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4-10-31 15:49:26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記者 王怡平)近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二場)新聞發布會,陜西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冀峰,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劉波,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何建軍,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邱軒洛出席。
冀峰表示,近年來,我省將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重大責任,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科技廳實施科技創新“八大行動”,我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從2021年的67.86%增長至2024年的72.20%;高質量發展總指數較提升1.3分。陜西將產業發展作為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實現區域綠色低碳轉型的核心,陸續策劃實施“能化資源清潔轉化與高效利用”“常溫常壓儲氫”“富油煤原位熱解開采技術”等重點研發計劃,啟動“黃河中游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重點產業創新鏈,5年來累計部署實施項目523項,支持經費7188萬元;發布《陜西省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遴選發布煤礦廢水再生利用、城鎮污水脫氮除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與尾礦資源化利用、水資源保護、渭河山水林田湖草治理、黃河流域防沙治沙等實用防治新技術等科技成果;布局“光伏產業”“零碳智慧能源系統”“氫/電新能源商用車”共性技術研發平臺、認定“榆林中科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組建“黃河流域中段礦區(煤礦)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煤炭綠色開采與礦區環境保護技術”校企聯合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多領域、綜合性科技創新平臺。
劉波表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積極培育綠色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新優勢,厚植新型工業化生態底色,發展新質生產力。陜西圍繞傳統產業、新興產業、現代能源產業、新領域新賽道、生產性服務業五個方向的34條重點產業鏈,落實鏈長制提升工作機制,強化產業鏈政策支持;打造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截至目前培育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13家;新增國家級科技孵化器10個,科研人員成立轉化企業1051家;制定《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實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政策,建立完善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機制;開展重點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與推廣、數字化轉型融合支撐三大行動;大力推動工業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積極穩妥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
何建軍表示,近年來,省農業農村廳統籌生態保護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緊抓“蓄、引、養、節、防”五個環節,發展旱作節水農業,黃河流域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1020萬畝,同步實施高效節水灌溉344萬畝;大力實施蘋果“北擴西進”和獼猴桃“東擴南移”戰略,創建陜西黃土高原蘋果和秦嶺獼猴桃兩大國家級產業集群,洛川蘋果、眉縣獼猴桃、澄城櫻桃、大荔冬棗、佳縣油棗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初步形成蔬菜產業“一區三帶六板塊”布局,建成奶山羊全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陜西生豬產業集群;陜北小雜糧特色產業集群成功獲批,在延安、榆林將打造全國小雜糧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高地、黃土高原小雜糧產業發展高地。
邱軒洛表示,近年來,省文化和旅游廳立足陜西黃河流域文化特點和發展實際,實施文化研究、非遺保護、融合發展、廊道建設、品牌塑造、傳播推廣等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6大行動,有力推動陜西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鹰潭市| 洪洞县| 广宗县| 油尖旺区| 富锦市| 宁武县| 宜君县| 定远县| 通化市| 弋阳县| 富锦市| 安义县| 天峨县| 巢湖市| 连云港市| 岳阳市| 隆化县| 湟中县| 新干县| 沙雅县| 叙永县| 呼图壁县| 马公市| 巴里| 阿鲁科尔沁旗| 德令哈市| 临夏市| 铁力市| 诸城市| 柘荣县| 金湖县| 铁力市| 民勤县| 彰化县| 滦南县| 宜宾市| 根河市| 大石桥市| 永和县| 光泽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