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4-10-09 20:31:52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人生之路,崎嶇坎坷,路遙的一生,亦是無法從容
本書以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洞察
從不同的視角,豐富、豐滿著路遙的人物形象
著重展現作者眼中路遙的人生主題
——無法從容
這不僅是一部傳記
更是對一位文學巨匠精神世界的深度探尋
《無法從容的人生:路遙傳》
作者:王剛 王曉飛
出版社:陜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
王剛,西安市文學藝術創作研究室專業作家。首批“陜西省百名優秀中青年作家藝術家資助計劃”與“西安市百名優秀青年文藝人才”入選者,陜西文學院簽約作家。著有《路遙年譜》等。曾獲《上海文學》短篇小說獎等。
王曉飛,陜西人民出版社副編審。責編圖書曾獲中華優秀出版物獎、陜西圖書獎、中國大學出版社圖書獎優秀學術著作獎一等獎、冰心散文獎等。
內容簡介
《無法從容的人生:路遙傳》是王剛、王曉飛歷經多年精心打磨的一部文學作品,基于多年研究積累,并結合近年新曝光的路遙的信件、軼作、影像等史料與研究成果,以路遙人生重大節點為結構,將其一生串連,力圖在時代發展的宏闊背景下,通過諸多鮮為人知的細節,拂去時間的封塵,調查真相并甄別真相,還原路遙并審視路遙,清晰生動地展現路遙的成長、創作歷程與精神魅力,便于讀者更進一步地了解、認識一個更為本真的路遙。
精彩章節節選
“半灶生”
離開父母的路遙,被40歲的大爹和大媽撫育。這個新家是個四口之家,有奶奶、大爹、大媽和路遙,三個大人三個勞力。與清澗相比,延川的生活相對來說要“富裕”一些。在這里,路遙雖然沒了父母的陪伴,但卻能幸福地沉浸在奶奶的寵愛中成長,而且能像別的孩子一樣有快樂玩耍的時間,還能在該上學時正常入學。
路遙的好友曹谷溪(1941— )曾說:“路遙七歲時父親把他從清澗王家堡送到延川郭家溝他的伯父家中。伯父母沒有生養,他們把路遙視為親生兒子,寧愿自己不吃,也不能讓路遙餓著;寧愿自己受冷,也要路遙有穿戴;不管自己要承受多大的困難,也要供路遙進城上學……”
與路遙同村,且因父輩們是結拜兄弟從小就與路遙以姐弟相稱的劉鳳梅(1947— )回憶:我們的小學設在馬家店。這是一所坐落在河畔的用廟宇改作的學校,三孔窯洞教師辦公占去一孔,四個年級的學生擠占了兩孔,操場則設在河灘里。路遙比我低兩級,我們分別坐在兩孔窯洞內,但是上操、課間活動是在一起的,嬉笑打鬧,無盡的歡樂充溢在童趣中。
路遙12歲那一年,因為一件小事與大媽鬧別扭,大媽罵了他幾句,他賭氣跑了,并揚言要回清澗老家。天黑了,仍然不見路遙回來,大媽很是著急,趕快外出尋找。在村子的不遠處,大媽發現路遙獨自坐在一塊圓形的石盤上,手里抓著一把小石頭,一顆一顆地往河里扔,嘴里還數著數。大媽問:“你不是要回清澗去嗎?怎么坐在這里?!”路遙噘起小嘴,半嗔半惱地說:“我從來就沒有那種壞毛病!”12歲路遙的這一回答,讓人聽來心疼。此時的他大概對自己的求學之路已經有了清晰的認知,他內心深處的生命意識一直在提醒著自己:我還是要上學!
柳青:“我的文學教父”
中國當代老一輩作家當中,柳青對路遙無論是人生還是創作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們分別出生在陜北的吳堡與清澗,都講著陜北口音的方言。兩人幾經輾轉后又都在西安長期生活并從事文學創作,對文學都有著至高的信仰,這種共同的追求讓他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路遙把柳青稱為他的“文學教父”,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柳青作為20世紀五六十年代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是路遙在做人和創作上的可見可觸、可親可愛的楷模,更稱得上是路遙的精神導師。他們都信奉現實主義文學,路遙對柳青的敬重便源自這種現實主義文學觀念的繼承。路遙曾多次提到,在《平凡的世界》準備創作前,自己閱讀了大量的中外文學名著,其中閱讀次數最多的就數柳青的《創業史》,前后通讀達七次,而且每次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由此可見,路遙對柳青這位同鄉確實是懷著一種極高的敬意,而且對他是義無反顧地追隨。當然,這種敬意與追隨中,也有著路遙的清醒與深刻。路遙在《柳青的遺產》一文中寫道:“對于今天的作家來說,我們大家不一定都能采取柳青當年一模一樣的方式,但已故作家這種頑強而非凡的追求,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尊敬和學習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州市| 繁峙县| 交口县| 永德县| 乌拉特中旗| 永川市| 宁蒗| 巴林右旗| 弋阳县| 安泽县| 华亭县| 仙桃市| 乳山市| 噶尔县| 棋牌| 临西县| 军事| 石狮市| 托克托县| 阳信县| 岳阳市| 陈巴尔虎旗| 漯河市| 湘西| 静宁县| 兰西县| 赤峰市| 高碑店市| 乐东| 太白县| 汝阳县| 如东县| 中西区| 陆河县| 无锡市| 上思县| 安塞县| 天门市| 蓬安县| 开远市|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