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4-09-10 16:10:10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記者 佟怡)近日,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趙銥民院士團隊在口腔種植機器人基礎上拓展功能,成功研發了自主式口腔頜面多功能手術機器人。該院數字化中心劉琛主治醫師分別與口腔頜面外科侯銳副教授、兒童口腔科陳宇江副主任醫師攜手合作,在這款機器人輔助下成功實施自體牙移植手術和完全骨埋伏多生牙拔除手術。經科技查新,這兩例手術均為國際首創。
第一例 自主式口腔頜面多功能手術機器人輔助下自體牙移植
46歲的張磊(化名)右側下頜第一磨牙齲壞多年已無法保留,考慮到右側下頜智齒已萌出且無齲壞,經與患者溝通同意進行自體牙移植手術,即把自身“閑置”的智齒移植到空缺的牙床上,實現“變廢為寶”。
移植前需要擴大預備第一磨牙拔牙窩,以便智齒能夠順利就位。傳統方法下醫生普遍依賴經驗手工去骨,無法精準預備出匹配的牙槽窩,反復嘗試極易造成牙槽窩預備過大,費時費力且最終呈現效果不一定理想。經臨床研究表明,若供牙牙根與牙槽窩之間距離過大,供牙難以保持在最佳位置上,不僅影響傷口愈合,還會影響移植預后。為攻克這一難題,經趙銥民院士、白石柱主任和口腔頜面外科侯銳副教授討論后,決定充分發揮機器人優勢,由機器人來完成第一磨牙牙槽窩的精準預備。術前,結合患者的咬合和鄰牙情況,通過規劃軟件精準確定供牙位置及牙槽窩需去骨部位并生成手術路徑。術中,機器人按照這一路徑自主完成牙槽窩的精準預備,在劉琛主治醫師和侯銳副教授共同努力下,1小時內順利完成牙齒移植。整個手術窩洞預備和移植時間小于15分鐘,大大縮短了牙槽窩預備時間,而且移植牙與牙槽窩匹配效果良好,術后恢復順利。
第二例自主式口腔頜面多功能手術機器人輔助下拔除兒童完全骨埋伏多生牙
10歲患兒高子涵(化名)因上頜多生牙需要拔除被轉診至我院兒童口腔科。經檢查發現該顆多生牙埋藏在上頜骨內較深位置,牙冠突向鼻底,傳統拔除方式存在損傷鄰近的恒牙牙根和鼻腭神經的風險。鑒于病情復雜,經趙銥民院士、數字化中心白石柱主任和兒童口腔科陳宇江副主任醫師數次會診后,共同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決定采用自主式口腔頜面多功能手術機器人,輔助拔除該患兒上頜完全骨埋伏多生牙。
手術當天,數字化中心劉琛主治醫師和兒童口腔科陳宇江副主任醫師經過密切配合,控制機械臂進入口腔,精調鉆針至起點位置,僅在5分鐘內就以預先設定的路徑完成精準、微創去骨操作。頜骨磨除后,使用微創牙鋌挺松牙齒,持針器夾出多生牙,實現順利拔除。去骨的范圍明顯小于傳統方法,術中未損傷毗鄰神經血管以及恒牙牙根。患兒術后無不良反應,恢復良好。
這兩臺國際首例手術充分地展現了新型自主式口腔頜面多功能手術機器人精準、微創、安全的優勢。這款機器人突破了口腔種植機器人只能沿單一直線路徑預備與鉆針形狀相匹配的圓形窩洞的限制,能夠在頜骨表面沿水平和垂直方向進行個性化、復雜形態的頜骨磨除。趙銥民院士表示,開發該新型機器人能夠滿足口腔治療多樣化需求。手術無需醫生操作機械臂,僅需通過腳踏發出指令,機器人能夠自主實施術前規劃的個性化、復雜形態頜骨磨除手術方案,機械臂可以持續、穩定工作,幫助醫生更加精準高效地進行頜骨磨除,避免損傷鄰近重要解剖結構,減少醫生主觀因素對手術效果的影響,減輕患者痛苦,縮短愈合時間。兩例手術的成功標志著機器人技術在口腔領域應用的突飛猛進,也充分體現了該技術在口腔手術中的無限潛力,為機器人輔助口腔手術的發展和應用作出了有益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
下一步,口腔醫院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技術引領,激發科技創新力,加快智慧醫療建設步伐,努力為病患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醫療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宜兴市| 湘潭市| 开平市| 龙门县| 长宁区| 逊克县| 彰化县| 哈巴河县| 石狮市| 金昌市| 温宿县| 政和县| 克拉玛依市| 贵南县| 大港区| 凌海市| 东光县| 宁波市| 长汀县| 满城县| 洪江市| 花莲县| 泉州市| 新河县| 碌曲县| 娱乐| 承德市| 廉江市| 虞城县| 三原县| 太仆寺旗| 济宁市| 祁门县| 灯塔市| 惠水县| 桦南县| 南宁市| 临泽县| 交口县|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