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孕妇,国模娜娜一区二区三区,肉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91高潮流白浆在线麻豆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新聞熱線:029-86253335

流年無聲 珍惜與共—— 慶賀《陽光報》更名二十周年

2024-08-21 09:22:03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陳玉蓮

結緣《陽光報》是2019年初,六年了。記得,我的《南國秋思》剛剛完稿,正在手機上改稿,《銅川文苑》總編李擁軍老師打電話問我有原創稿子嗎?我說有,他讓我盡快發給他。我還以為他的平臺缺稿,改好后就發給了他,沒想到第三天,我的第一篇稿子就上了《陽光報》。這是我沒想到的喜悅啊!朋友們紛紛為我點贊并給予鼓勵和支持。有了讀者的肯定,我信心倍增。恍惚間六載光陰里,我在《陽光報》副刊上發表散文二十多篇。每次編輯老師微信發來電子版時,我喜不自禁。收到郵寄的報紙,看得見,摸得著的鉛字文,我的眼眸潮濕了,第一時間拍照發給舅舅。他發來八個字:你們趕上好時代了。我深深地感覺到,如今創作文學是幸福的,無論寫得怎樣,只要有文學性,都有發表傳播的平臺和報刊。這自然要感謝這個互聯網時代。

我舅舅說,他年輕時,發表作品實在太難了。只有投寄報刊一條路,能不能發表出來,除了寫作水平之外,常常還要看編輯的水平和個人喜好。完全是一種被動的局面。我目睹過舅舅退稿后的惆悵和無奈。

曾經的曾經,我舅舅為了尋找文學發表出路,在教學期間辦黑板報、編發油印校報,這一切我都目睹過。后來他又組織學生青年學會,辦校刊,沒有經費,他自己掏錢,辦了兩期。這種種的努力,其實都是在尋找一個自由發表作品的平臺,讓更多愛好文學的老師及學生的精品作文被傳播出去。

如今,發展到自由選擇平臺,對于創作人來說,不是幸福嗎?有人問我對微信公眾號有何看法?我說好,實在是太好了。萬類霜天競自由。這才有點兒平等的氣象。至于寫得好與壞,自然由讀者和時間來淘汰。

新媒體的橫空出世,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它掙脫了作家身上的種種束縛和禁錮,拆除了長期以來阻隔在作家與讀者之間的重重樊籬,使文學的生態重新回歸自然,走近生活,實現了作者與讀者的直接對話。這應該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與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一樣,足可以載入人類文明的史冊。

文字有靈性,亦有溫度。長久以來,有些文學愛好者總是受各種官方媒體的制約和控制,在一種既定的框架內思考和寫作,日浸月染,得不到認可,受限于發表。同時也限制了創作的思維和想象力,使其困守在固定的格局里難以示眾,阻止其向更高、更深入、更廣闊的領域邁進。新媒體的異軍突起,打破了傳統媒體壟斷式的格局,并通過簡便快捷的手機閱讀方式,拆掉了隔離在作者與讀者之間的種種藩籬,實現了作者與讀者的直接對話,使文學回歸到其本應有的狀態。推己及人,這才是文學原本應有的生態,是文學的返璞歸真,形成了讀者與作者的良性循環。

《陽光報》微報紙、新媒體深入十三朝古都長安人的心里乃至更遠,是大家共同守護的一份記憶。更名二十年后刷新,更是維系一條文脈,陶冶一份情操,相互促進,將文學藝術這項神圣的事業不斷推向新的高峰,是一方地域文化的煙火。

無論多么高雅深奧的作品,沒有經過讀者的廣泛閱讀和檢驗,都很難說是一部好作品。對于一個作者來說,相信讀者永遠是不會錯的,因為讀者是大眾。讀者是作者的生存之本,是作者永遠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力量。客觀而言,讀者確實也是分層次的,人來人往,良莠不齊,各懷異想,實屬常態。對于一個寫作者來說,創作出好的作品,終究是要呈現給讀者看的,也是通過讀者來最終完成的。讀者與作者并沒有天然的分水嶺,好多作者往往也就是讀者,作者在不寫作的時候,總是要通過書籍、公號、報刊書籍等閱讀來充實自己,這時候作者就是一個標準的讀者,甚至會超越一般的讀者。一份報紙在手,一杯香茗在桌前裊裊飄香,何等的愜意!

文學平臺及報刊橫流,精選方顯品位。群鳥競飛,才知鷹翔高遠。大浪淘沙才能淘出金子來,如果連沙子也就那么幾顆,且硬說那就是金子,豈不是自欺欺人么?好的文字源自心靈深處的活水,清冽而純凈,帶著自然和生命散發出的純正芬芳,《陽光報》副刊擇稿就是如此,多元化,包括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多種體裁。名家作品集聚,更多更美的清新散文詩歌比比皆是,關注《陽光報》公眾號,搜索“作者或作品”便一目了然。

可喜的是,《陽光報》這種共振現象的出現讓我們欣喜、溫馨。

適逢《陽光報》更名二十周年,我衷心地送去一份祝福。二十歲,恰大學在讀,愿一路芳華。我覺得所有賜稿給《陽光報》的作家都參與進來為好,以文學的名義,送去祝福,給二十歲的青年報一份溫暖的祝福,祝福《陽光報》永遠陽光。

睹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見全豹。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眾人的認可,實際上就是成功。對于一個嚴肅的媒體平臺來說,從來都不怕接受作者、讀者及時光的檢驗和淘洗。呈現文藝佳作,搭建交流平臺,享受愜意生活,因為,生活不只有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就是《陽光報》的常青樹。

走過二十年,實屬不易,舊歲漸漸遠去,在一念虔誠的情懷里,感知真實的情愫,以及那些精神的皈依。緣分的饋贈,綿延無邊,流年無聲,珍惜與共。

作者簡介:陳玉蓮,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銅川市作協會員、銅川市新區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愛好文學,在《陽光報》等多家省、市報刊上發表作品若干。)

責任編輯:任佳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琼中| 安阳市| 林西县| 来安县| 塘沽区| 云安县| 屯门区| 玉环县| 衡南县| 班玛县| 阿合奇县| 宝丰县| 凤冈县| 内黄县| 梁平县| 贡嘎县| 酒泉市| 渝中区| 岚皋县| 丹江口市| 博客| 贡觉县| 时尚| 保靖县| 哈密市| 彭山县| 维西| 奉化市| 潢川县| 德庆县| 化德县| 会昌县| 汝阳县| 临潭县| 崇仁县| 班戈县| 于田县| 增城市| 龙里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