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4-08-13 10:13:08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林俊
王業明:少將,書法家。西部書畫藝術院名譽院長。著有《王業明書法作品集》。
王業明將軍是我到西藏結識的第一位著名軍旅書法家。對王將軍的敬重與仰慕:一是他禮賢下士,不以大書家自居,不以軍隊首長自居;二是其書風豪放寬博古雅,在西藏確實如雪蓮一般、高潔獨立。王將軍有其博大的氣度與深厚的書法造詣,令書法界的同行們不能不刮目相看。
王將軍自幼即與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但那時受當時環境的限制,投筆從戎,從士兵到將軍,視野開闊,眼界提高,求教于南北方家,問道于海內同仁,又是他優于書界同齡人的一個機遇,這就使他這位來自江南的才子能夠更加直觀真切地觀摩和體察南北書風和異地氣質,藝術積淀自然顯得要深厚一些。王將軍長期工作于西藏,那里的山水和少數民族獨特的人物風情對他的藝術審美心理和觀物角度也不能說沒有熏陶。面對浩瀚如海的書法文化遺產,將軍深感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學書法既要有馳騁萬里登高懷遠的熱情,更要有堅定沉著、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執著。他說:要想書法達到高水平,必須字內功與字外功相結合,兩者不可偏廢,字內功是“體”字外功是“養”,有體必須養,無養不活,缺養不強;所以,應當兩條高速路同時前進,缺一不可。
多年來,王將軍遍臨經典碑帖,含英咀華,兼各家之長,化為己有;又勤于探索,注意創新,“筆從曲處還求直,意到圓時更覺方”。他在用筆上方圓兼施,剛柔并濟,轉折自如,變化萬千。他善用中鋒,長鋒筆毫肇于鄧石如,承于何子貞,至后而大盛,將軍依此而作,且頗有發展,遠筆能融合情意,使其自然滲透于點畫之中,“不激不厲,風規自遠”,于凝重之處洋溢著靈動流美的風采。他作書常常凝神靜氣而后奮筆疾書,筆勢凌厲,狂而不霸,柔而不弱,用墨枯潤相雜,顯現出“干裂秋風,潤含春雨”的至高境界;用筆沉著而出清新,通篇欹正相依,疏密相間,虛實相當,曲中富直,平中寓奇,得心應手,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左顧右盼,前呼后應,而這一切都是在“隨意”之中得以實現的,所以每每逸態奇出,令人驚嘆不已。王將軍的氣質、情懷、學識和功夫無不傾注在他的作品之中,亦無不顯出他胸懷博大、氣度平和、俊逸瀟灑的將軍和書法藝術家的風范。
王將軍對行草書情有獨鐘。在工作之余對二王、王鐸、孫過庭、毛澤東、郭沫若等心慕手追,潛心揣度,行草的根基由此立定。
我曾親眼拜見將軍揮毫“向魚問水”大字,古往今來,書法家都把“大字”視為畏途,寫得好的更是鳳毛麟角。清之康有為對于“榜書”就曾有“別有堂壁,自古難為”之嘆,宋人米芾也曾說過:世人多寫大字時,用力捉筆,字愈無筋骨神氣。作圓筆頭如蒸餅,大可鄙笑。要須如小字,鋒勢備全,都無刻意做作乃佳。王將軍書大字,既雄奇而又清新,既豪放而又精微,既遒勁而又含蓄,力之樸厚,其味深長,真是“雄奇清逸樹新標”的呈現。
將軍和我擺書法龍門陣時說:“佳作往往是成功于有意無意之間,似乎是‘偶然效果’,實則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基礎是要有選擇地學習,把古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闭沁@樣,他的作品灑脫、自然、無拘無束,從第一筆起,即如信馬由韁、放縱無羈,如長江之水,一瀉千里,雖九曲回蕩,卻暢通無阻,迂回之中又處處顯得凝重,“雖馳騁于規矩之外,又無不在法度之中。”
王將軍的書法藝術創造,重詩情,含哲理,是心態與情趣的自然表露,樸實無華,簡明厚重。“問花笑誰”這是將軍為其部下寫的一幅橫幅,仿佛讓人看到大氣蒼茫中的風波突起,一種由靜而動的磅礴氣勢,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充分表現了將軍揮毫時的豪情和詩意。筆墨間的忽提忽按,忽頓忽挫,充滿了韻律與節奏,于輕逸與莊重的統一中體現了變化之美。四個字的用筆,結構以挺拔厚重為主,如“問”“誰”猶如蒼松般的頂天立地之氣概,其結字茁壯、厚重,頗有顏真卿的風貌;“笑”字拙中藏巧,飄逸俊奇,風神雄渾,骨氣洞達,這些大作都一次成功,堪為難得。
進行書法創作,王業明將軍既重心態,也講氛圍,更重韻味和境界。他說,激情所至,寫字就放得開,胸有成竹,才能盡其精微;充滿信心才能心手相應,如此方有佳作出現。倘使既無情趣,又乏信心,必定寫不好字。因此,王將軍作品的獨特個性每每在質樸中見聰慧,灑脫中見嚴謹,忽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忽如纖纖新月出河漢;大大拓展了一種情趣的書法審美范疇。在書法用筆上,將軍以碑法寫行草,蒼勁古雄,提按動作既富于節奏感,又有彈性生姿,這是將軍深得行草“三味”的奧秘。
王將軍的行草書作品不論尺幅款式如何,從總體上展現著一種清雄、高古的情趣。連貫的章法,高古的結體,平起輕提疾徐有度的用筆節奏,中側兼施的用筆變化以及依勢而成的墨韻處理,組合起來便形成儀態自如,博洽蘊藉的作風,給人一種徐徐而生的清寧感受。似乎信手而出并未注意,細加品味則如嚼橄欖。乍看外緊內松,再品則逸趣內含。不見橫刀立馬縱橫捭闔,而見映帶關照脈理貫通,遵著行草書去繁尚簡的原則,沒有浮躁強怒,霸悍矯飾的習氣。古往今來的大家,其所以有成就都在于善融會貫通不拘門派的觀念。以我之見,王將軍的行草書是力追“沉著飛動”或“沉郁頓挫”的格調,這些恰是將軍綜合修養的集中表現。這也是將軍的書法能在書壇“獨樹一幟”的重要原因。
書法的生命力在創新,而創新離不開對傳統的繼承。無論稱之為“書法”還是“書道”,都有個無形的“法”,或“道”蘊含其中。我們要努力發現它,并從不同角度去發展它,而不是應輕率地拋棄它。對傳統的全盤繼承或全面否定,都將與真正的創新無緣,這也許正是王業明將軍書法給予我們的重要啟迪。
適逢《陽光報》更名二十周年,我受陽光報社領導委托邀請王業明將軍參與該社“翰墨送福 丹青迎喜”活動,王業明將軍欣然應允,揮毫潑墨,寫下對這份報紙的寄語和期盼,令我肅然起敬!
(林俊,文化學者、畫家、書畫評論家。)
潘志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寧夏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衛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張樹明,四川成都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協第五屆理事、四川省草書研究會理事。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四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五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書法作品曾榮獲全國第五屆書展全國獎、四川省政府巴蜀文藝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东平县| 绥滨县| 巴南区| 武鸣县| 浪卡子县| 崇信县| 钦州市| 甘孜县| 行唐县| 宁波市| 临江市| 资源县| 陆河县| 民乐县| 彭水| 灵川县| 湖口县| 宁强县| 东方市| 孟津县| 平泉县| 祥云县| 沈丘县| 北票市| 金沙县| 嘉定区| 万安县| 甘孜县| 武隆县| 秀山| 仙桃市| 剑河县| 宁河县| 汉沽区| 灌阳县| 加查县| 厦门市| 沧源| 亚东县|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