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4-08-01 20:23:26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青年學生在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中挺膺擔當,近日,西安郵電大學“追尋領袖足跡,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隊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奔赴榆林市米脂縣、綏德縣,探尋革命舊址,登上黃土高坡,深入鄉村一線,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實踐團隊在高西溝村龍頭山山頂合影
實踐團隊首先來到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高西溝村是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一個樣板,你們堅持不懈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與時俱進發展農村事業,路子走的是對的。”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9月13日在高西溝村考察調研時,充分肯定了高西溝村生態治理的成果。上世紀50年代初,高西溝村開始了以水土保持為主的綜合治理,實現了“泥不下山,洪不出溝,不向黃河輸泥沙”的宏愿,成為“全國水土保持的先進典型”。
圖為姜良彪書記在龍頭山山頂為團隊成員講解
在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同志的帶領下,成員們登上龍頭山山頂。姜書記成員們激動地講述他向習近平總書記在此匯報時的情景,以及高西溝村作為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樣板的奮斗史。“這是我們幾代人筑地挖溝,辛勤耕耘的結果”,姜書記表示將始終傳承發揚高西溝精神,與時俱進,讓綠水青山成為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看著姜書記的滿頭銀發,團隊成員深受鼓舞和感動。
隨后,實踐團隊前往楊家溝革命舊址參觀學習。1947年底,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共中央機關來到楊家溝村,戰斗生活了4個多月,這里既是中共中央轉戰陜北取得光輝勝利的標志點,也是中共中央離開陜北走向全國勝利的出發點。2021年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楊家溝革命舊址考察時指出,要充分運用紅色資源,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賡續紅色血脈。楊家溝革命舊址是青年學生尋找初心和使命的生動課堂,在這里,隊員們不僅尋訪革命遺跡,聆聽紅色故事,更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不畏艱難,勇于開拓、敢于擔當,立志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圖為實踐團隊在楊家溝革命舊址留合影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實踐團隊來到綏德縣張家砭鎮郝家橋村,學習這個“紅色山村”的光榮歷史與革命傳統。走進習仲勛舊居,那簡陋的窯洞、陳舊的家具,無一不訴說著習仲勛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留下了求真務實、重視調研的優良傳統。
圖為實踐團隊參觀郝家橋革命舊址
2021年9月1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郝家橋村看望村民侯志榮一家。侯志榮老人在炕頭激動地向隊員們回憶起當天的情景,“習近平總書記仔細問了我國家能給多少錢?自己能賺多少錢?我扳著手指頭一一回答。”侯志榮老人的回憶,讓隊員們感受到了黨和人民群眾間的魚水情深。
圖為團隊成員聆聽郝家橋村侯志榮老人講述
隊員們來到了綏德革命歷史紀念館,由當年接待過總書記的講解員為他們講解。綏德革命紀念館以“西北人民革命的一面光輝旗幟”為主題,全面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在綏德、榆林乃至西北地區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通過學習參觀,隊員們重溫革命歷史,深刻感悟到了老一輩革命家“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的人民情懷。
圖為實踐團隊在綏德革命紀念館學習參觀
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隊員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的足跡,在實踐中了解國情民情社情,砥礪品質、增長才干。今后,隊員們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學生的使命擔當,立志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
(通訊員:王茜怡,西安郵電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平原县| 天津市| 余姚市| 山阳县| 峨山| 韶山市| 松溪县| 雷山县| 铜山县| 临潭县| 旬阳县| 阜新| 理塘县| 贺州市| 恩施市| 中方县| 温州市| 怀化市| 永泰县| 灵璧县| 喜德县| 桦甸市| 林甸县| 通山县| 邹平县| 临猗县| 黄浦区| 宁津县| 措美县| 江北区| 日喀则市| 玉田县| 门头沟区| 峨眉山市| 孝昌县| 启东市| 乌鲁木齐市| 铁岭市| 龙里县|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