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4-05-13 10:43:18 來源:蓮湖區土門街道
分享到今年以來,西安市蓮湖區土門街道各社區始終圍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這個中心,探索實踐“小會”議事模式、“第二”辦公桌、“一小時行動”等創新招法,通過服務零距離,傾聽無阻礙,認真解難事,開辟了社區治理新路徑,拓寬了為民服務新思路,提“筆”上“色”繪就暖心服務“新畫卷”。
提“初心之筆” 上紓困解難“底色”
繪就情暖民心的“素描畫”
“非常感謝社區在我們家最難的時候伸出援手,讓我順利渡過難關。”近日,居民郭某將一副親手書寫的感謝信送到了土門坊社區,感謝工作人員在生活和心理上給予的幫助。
據了解,家住在西瓷小區的郭某是九級傷殘,而其兒子由于先天性聽力障礙,佩戴的人工耳蝸出現故障需要維修,高昂的費用,讓這個普通的家庭陷入了困難。社區得知情況后,及時上報,最后為他申請了臨時救助資金5000元,以最快的時效解決了這個家庭的燃眉之急。
這樣的暖心幫扶,僅僅是土門坊社區紓困解難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土門坊社區緊盯困難群眾急難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通過群眾申請、主動上門摸排了解情況,及時發現困難群眾,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政策“救急難”作用,確保各類遇困人群都能被幫扶。
提“效能之筆” 上民需所盼“成色”
繪就便民服務的“工筆畫”
“沒想到,下樓遛個彎,順便就把高齡補貼年審手續辦了。這個‘第二’辦公桌確實很便民。”居民張阿姨夸贊道。
為解決老年人辦業務“東奔西跑”的麻煩,把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近日,漢城東路社區打破以往“坐等上門”的服務模式,開展“第二”辦公桌進小區活動,社區網格員幫助需要復審的老年人用手機提交信息、留取照片、順利完成高齡補貼復審工作,有些老人因有病不能下樓,社區網格員上門服務為老人進行高齡補貼復審,讓居民充分享受社區帶來的便利服務。
漢城東路社區通過“第二”辦公桌服務,讓居民在現場就能咨詢,辦理醫保、高齡、養老、計生等各類民生問題,同時廣泛收集意見建議,共商治理難題,進一步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激活社區治理新活力。
提“創新之筆” 上資源整合“亮色”
繪就凝心聚力的“潑墨畫”
應群眾所呼、解群眾所憂,遠東東社區集結社區各方資源,啟動“午間一小時”“黨日一小時”“志愿一小時”三個“一小時行動”,以群眾可見可感的行動讓社區治理直抵民心。
為推行社區延時“一小時”服務,將中午下班時間由原來的12點推遲到13點,開展“錯時延時工作制”,有效解決轄區居民“上班沒空辦事、下班沒處辦事”的問題,目前,延時階段已服務群眾百余人。
社區以每月“固定黨日”為載體,開展“義診一小時”“走訪慰問一小時”“理論學習一小時”等活動,通過鏈接遠東保育院、蓮湖區發改委、西安通用醫療醫院等共建單位資源,在組織內“找朋友”,增強組織凝聚力,實現了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而“志愿一小時”即遠東東社區組建“東姐幫幫團”,將志愿服務站點建在小區里,每到周二周四的下午三點,幫幫團的志愿者們便會來到服務點,為需要幫助的鄰居提供便民服務——高齡補貼復審、養老金認證、水電氣暖網上繳納、線上掛號、滴滴打車、代買代辦等,實現把群眾的現實需求回應在“家門口”。
下一步,土門街道將繼續秉承讓群眾站在“C位”的服務理念,收集社區“民情日記”,融匯多方力量,齊心協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將社區治理“獨角戲”變為多方聚力的“大合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莱芜市| 全州县| 方山县| 石渠县| 罗定市| 平潭县| 田阳县| 分宜县| 合肥市| 六盘水市| 曲阜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上虞市| 汉源县| 白城市| 北票市| 晋中市| 临安市| 高淳县| 景宁| 冀州市| 常州市| 威信县| 延川县| 汶川县| 开鲁县| 静安区| 云林县| 新晃| 铜陵市| 九台市| 瑞金市| 建宁县| 邵东县| 红原县| 保亭| 白水县| 资溪县| 唐海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