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孕妇,国模娜娜一区二区三区,肉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91高潮流白浆在线麻豆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新聞熱線:029-86253335

我與張海先生

2024-05-10 19:31:3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作者:李元博

今年4月10日,我應張海先生邀請赴京參加《行穩致遠·張海八十以后書法新作展》開幕式。本次展覽海內外僅發出請柬200份,能夠在張海先生的印象中有點位置,這讓我感到十分激動,回想起張海先生與我交往的那些歷歷在目的感動,我決定用這篇《我與張海先生》的文字來平靜我難以平靜的心情。

20240510193435243-13-facf7.jpg

《行穩致遠·張海八十以后書法新作展》開幕式現場

在我看來,我與張海先生的交往可以作為當代書法圈里的一段佳話來傳頌。

初次交往

張海先生與我的第一次交往是在2017年國慶假期,這對我是一個突然事件。此前,受中書協研究部、全國公安文聯、陜西書協厚愛,當年9月23日,在西安舉行了我的新書《書法美學解析》學術研討會。十天之后的一個晩上,一條陌生號碼的短信顯示“元博先生:您好!我是張海,請您在方便的時候給我回個電話”。這條短信讓我很猶豫,不是不想回電話,而是不敢相信。以張海先生在書法界的影響力,直接聯系我這么一個書法界不大出名的人,根本不可能;即使張海先生真的有事吩咐我,通過秘書聯系我似乎更符合現在一般人的行事“慣例”吧。可是,如果有“例外”呢?我這樣對待當下的書界大家,會不會鬧出歷史笑話?我反來復去,幾經輾轉,最終還是將電話回了過去,這一回,我分明聽到電話那頭的洪亮聲音:“元博先生,我是張海。您的《書法美學解析》一書,我看過了,您的著作很有分量,理論上有創新,很有建樹。您在西安召開的學術研討會,有好幾位參會者回來都給我說了,開的很好,我衷心祝賀您,遺憾的是我沒能夠參加。”這讓我確定了三件事,第一,確實是張海先生。第二,張海先生對我的學術作了肯定。第三,張海先生確實有禮賢下士的大家風范。

20240510193435289-5-842ce.jpg

2017年9月23日,李元博《書法美學解析》首發式暨學術探討會在西安舉行

20240510193435100-64-0242b.jpg

李元博在《書法美學解析》首發式上簽名

張海先生沒能參加我的學術研討會,這個遺憾自然是我造成的,因為在當時,我能邀請一個中書協的副主席已經十分滿足,哪里敢奢望張海主席出席。緊接著,張海先生的話把我從思緒中拉回現實。他說,有兩位理論家為鄭州大學書法學院高等教育編撰了一本書法美學教材,常規做法是應該召開一個專家座談會進行修改和完善,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他現在只想請兩位專家,一位從專門研究機構中選,另一位從有獨立學術見解的業余理論家中選。“在后者中,我選了您,您如果同意,我就盡快把書稿給您寄去,希望您能在二十天之內認真通讀,然后寫一篇修改意見供書稿修改參考”。自己的著作能夠得到張海先生的重視,自己的學術思想能直接派上用場,這對我既是鼓勵更是鞭策,我欣然答應,并認真完成了一篇約八千字的審讀意見。后來先生用短信回復我:“元博先生,修改意見很好,十分感謝您的大力支持。以后您有需要我做的事情,請您直接聯系我,我將收到即辦。”以上就是張海先生與我初次交往的簡要情況。

其實,張海先生11年前就與我有過接觸。記得那是2006年11月20日在西安舉行的全國公安民警書法大賽作品展覽及頒獎盛典期間。那次活動由公安部政治部、中國書法家協會和全國公安文聯共同舉辦。張海先生時任中國書協主席,作為主辦方之一的領導人出席了活動;我當時是陜西省公安廳政治部副主任、陜西省公安文聯主席,擔任活動籌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那時我已自學書法20多年,也是參加那次書法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觀看展覽和頒獎儀式上,先生都與我有接觸,只是從此我記住了先生,但先生未必能記住我。

之后的交往

初次交往之后,張海先生與我便保持了持續不斷的聯系。

20240510193435530-97-623e5.jpg_scale.jpg

張海先生為李元博《書法美學解析》題詞

2018年8月,《文化藝術報》將以《書法藝術的科學邏輯》為書名出版我的《書法美學解析》評論文集。鑒于張海先生在書法藝術界的影響,也為了避免再度發生上次學術研討會沒有邀請先生的“遺憾”,我便發短信,說明意圖,請先生為我題詞。沒想到我的短信發出僅十幾分鐘,便收到先生四個字的回復:“收到,即辦”。三天后,我收到了先生從北京寄來的快遞,打開一看,果然是先生用他剛勁有力的小字行草書寫道:“李元博先生依托黑格爾美學思想,用辯證唯物主義觀照書法,形成了自圓其說的理論體系,為當代書法理論創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值得慶賀。”落款為“丁酉冬張海于京華”。先生的題詞印在了我評論文集名家評語的首條位置。

時間到了2019年底,以陜西省文聯為上級主管單位,陜西省民政廳正式下發了同意成立陜西元博書法美學研究院的批復。在第一次院長會議上,大家一致提議由張海先生來作即將成立的全國唯一的書法美學研究院的藝術總顧問,并希望張海先生能為研究院題寫院名和題詞。我按照大家的提議,給張海先生發去短信,張海先生很快回復道:“元博先生,短信收到,誠意明白。首先對成立陜西元博書法美學研究院一事表示衷心地祝賀!其次感謝你們的盛情邀請,不過我不是書法理論研究的內行,如果你們覺得我作藝術總顧問合適,那我也就同意。如果你們以后有了比我更合適的人選,可以隨時讓合適的人來擔任,我會予以支持,請你們酌定。短信中有關題寫院名和題詞諸事,我會盡快辦理,過幾天就寄去。請勿念。”五天之后,我收到了張海先生用隸書題寫的縱橫各八尺長的兩幅院名和一幅內容為“心系書法美學 立志開拓創新”的行草書題詞。一看地址是從深圳郵來的,隨后從新聞上我才知道先生原來在深圳忙著,可盡管如此,卻絲毫沒有影響對我們的支持。

張海先生說他不是書法理論研究的內行是很謙虛的。我們都知道,盡管他以書法創作為主傳承中華書法文化,同時,在組織書法活動和書法高等教育等多個方面對河南和全國的書法發展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而且他所發表在各大媒體上的《關于代表作的思考》、《時代呼喚中國書法經典大家》、《堅持健康的書法批評 為繁榮書法藝術鼓與呼》、《弘揚優秀傳統 永攀書藝高峰·當代書法家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當代書法“尚技”芻議》等文章,對當代書法發展發揮了重要的理論引領作用。可見,先生所謂的他“不是書法理論研究的內行”,是先生的謙虛之詞。

2020年5月30日,陜西元博書法美學研究院在西咸新區正式掛牌成立。因為當時疫情勢頭很猛,我向張海先生通報了消息,并在成立大會上展示了先生題寫的院名和題詞三件墨寶,由此人們對這個新成立的研究院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時隔三個月的2020年8月中旬,我聞知8月30日張海先生將在河南鄭州舉辦“天道酬勤,力耕不欺一一張海80初度新作展”,我們研究院的同志一起商量,決定由我帶隊,馬曉安、楊鳳生兩名副院長和三名理事會成員共6人,組成學習觀摩團,驅車專程前往鄭州祝賀。8月29日下午4時許,我們住在了離鄭州不遠的焦作市,我用短信把我們第二天參加先生書展開幕式的事情告知先生,沒過十分鐘,先生就給我回電話,并安排他的學生殷全增老師負責接待我們,并明確展覽開幕式結束后他要留出時間和我們見面。

20240510193435289-23-b240b.jpg

研究院組團參加張海先生“八十初度作品展”合影

8月30日上午9時許,張海先生的盛大書展隆重舉行,我們按照安排集體參加了活動,觀看了先生的大作,大家為張海先生書展的宏大場面所震撼,為他“八十初度”“力耕不欺”的精神所感動,更為他五體俱能,尤以隸、草兼融,力透紙背的書法功力所折服,都無不激動地感慨道“過癮,太開眼界了”。

20240510193648451-70-e4426.jpg

張海先生與李元博交談

開幕式結束,先生先陪同嘉賓們觀看展覽。之后,約十一點,近百名媒體記者端坐在一個大會議室,先生舉行了記者會。十一點半,本來是先生接見我們的時間,但多家大媒體堅持要對先生進行采訪。到了十二點午飯時間,先生細心地交代殷老師安排我們先去賓館就餐,吃過飯在賓館等著,他結束采訪就立即在賓館見我們。時間到了中午1點10分,先生終于結束了釆訪,他顧不上大半天的勞累和饑餓,驅車來到賓館見我們。年已八十的張海先生精神矍鑠,他認真聽取了我有關陜西元博書法美學研究院的成立及成立后三個月的活動情況匯報后,他對研究院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給予熱情贊賞和鼓勵。他說:“元博先生50萬字的《書法美學解析》是一本最新的書法美學專著,為當代書法理論創新作出重要貢獻,現在,有元博先生帶領,你們成立了研究院,我希望你們能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枯燥,使研究更深入,更有成效。把書法美學理論研究工作推向新階段。”談話中,張海先生還和我們“拉家常”,他說,“我和陜西有很深的淵源,很有感情,家里有好多位親人都在陜西,父母還安葬在寶雞塬上。”四十分鐘后,張海先生高興地和我們合影,記錄下了這感人的一幕。大家都被張海先生的所行所言所打動。

我們前去觀摩先生書展的幾位書家一致認為,“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張海80初度新作展”,在當代有兩點重要啟示:一是“一厘米”精神,它昭示人們,當一個人的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時,即使要再上升“一厘米”都是十分不易的。而張海先生這次的展覽體現的正是這種“一厘米”的追求,這就是“張海精神”。另一是藝術上的“破鋒行草書”,是張海先生在傳承中的創新,也是張海先生對中國書法發展的貢獻。

次年3月,我接到了張海先生打給我的電話,大意為:不少書法家對展覽中的破鋒行草書有諸多見解,我想把有關材料郵寄給您,請您也就此發表意見。我當時說,我正有這個想法,只是未征得您的同意,我不能貿然行事,今先生有此意,正隨我愿。于是,我認真閱讀了先生寄來的資料,經過系統深入的思考,寫了一篇題目為《張海破鋒行草書的審美與價值》評論文章。全文約7000字。我認為,張海先生的破鋒行草在書法藝術上的獨創性,著實令人矚目,于是我在文章的開頭激動地寫道:“世有張海,然后有破鋒行草書,意即是說破鋒行草書是因張海先生而出現的一個書法名詞。歷覽幾千年的書法史。此前人們是不曾見聞的。這就是張海先生破鋒行草書原創性最簡要的證明。”此文曾在《文化藝術報》等媒體刊發。2023年5月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激揚文字·張海破鋒行草書評論集》,書的編者是書法理論巨擘西中文先生。西先生在我的文章前面增加了內容提要:“對書法的審美與評價,應該有這么三個基本層面:一是技術能力,二是外在形式,三是內在精神。本文將依照這個思路對張海先生的破鋒行草書的審美與價值提出我的看法”。西先生的概括十分確切,把我文章的要領抓住了。

20240510193648625-17-5c67b.jpg

張海先生為“十四運”捐贈作品

近年來,陜西元博書法美學研究院在堅持經常性研討沙龍和各種書法創作及展示活動的同時,有三項重大活動:即2021年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于2021年9月15日至9月27日在陜西舉行,研究院以“線條之美·助力全運”為題,向全運會捐藏了28名書法家的百幅書法作品,張海先生捐贈“厚德載物”隸書佳作;在研究院成立兩周年、李元博《書法美學解析》出版5周年的紀念活動時,我們研究院決定出版以反映該院書法創作和理論研究成果、反映研究院工作活力的《線條之美·陜西元博書法美學研究院圖錄》一書,張海先生應邀提供了“與千卷圖書為友 留一根脊骨做人”的丈二巨幅豎式楷隸作品(高清照片)和《堅持健康的書法批評 為繁榮書法藝術鼓與呼》的近萬字理論文稿;2023年2月27日研究院聯合西安曲江藝體中心舉行了規模宏大的《藝體存真·書法名家手拉手現場創作展》活動,25名陜西書法名家與50名小書法家(中小學生)和15名外國書法愛好者,同時、同場地現場創作并展出,張海先生應邀為此次活動題寫了“藝體存真”的展標。可以說,陜西元博書法美學研究的成立與生機勃勃的健康發展以及在書法學術界的積極影響,張海先生的關注和無私的支持產生著高標效應。

20240510193648493-92-37768.jpg

張海先生為“藝體存真”書法活動題寫會標

今年3月25日上午9時許,我收殷全增老師微信發來張海先生的請柬:“尊敬的李元博先生:您好!茲有一事敬陳:我的個人書法展覽,‘行穩致遠一一張海八十以后新作展’將于四月十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鑒于自己年事已高,此展或成為收官之作,故用心良多。此展由中國美術館主辦,是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除綜合廳外,另有小字行草書廳、破鋒行草書廳。中國美術館全力以赴,力求將展覽辦出新意和特色。

我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實乃仰您長期以來熱情關心和鼎力支持,真誠激勵和善意批評所致。深知您抽暇不易,但私心切盼能出席十日下午二點半在中國美術館的開幕式。給我以指導。此行既不開座談會,也無需撰文。春風拂面,相見言歡,輕松愉快。”落款為:張海敬邀,時間是3月22日。

接到請柬(文),我既喜又驚,喜的是張海先生80多歲的高齡還在中國美術館以宏大場面展覽,說明先生身體健康,創作力旺盛,著實讓人高興;驚的是先生一生為書,又處在中國當代書法的頂端,無論是社會人脈還是書道高人,交往之廣,數以千萬計,而在中國美術館限定不超過二百個嘉賓的請柬中竟然有我這么一位結識時間不長的新人,但這是真真確確的事實。我稍作思考,立即給殷全增老師回復道:“邀請函收到,我十分榮幸,一定按要求準時參加。”

我預訂了4月9日10點40分開往北京的動車票。9日上午我提前一小時趕到西安北站準備乘動車赴京。上午9點49分,我收到殷全增老師的信息:“李先生:今晚張海先生有意同諸位理論家小聚,是否方便?請您及時示知,以便提前預定座位人數。”我喜出望外,我本來想在展覽前夜面見先生,不料先生已專門作了安排,我便立即回復道:“謝謝!我一定參加。”當晩,先生與十多位已經到京的理論家們一起小聚用餐。聚餐中先生既暢敘書法生涯,亦論此展旨意,在座者無不為先生終身務書,引領當代幾十年的不懈追求所敬佩。小聚將散之際,先生又與我私語若干,他夸我的書法美學理論,還特意對我說,他在朋友圈看到了我發的近期書作,他說:你“二王”,寫的既傳統又很有個性特點,他鼓勵我堅持寫下去,一定會有更大收獲。

20240510193648601-8-94304.jpg

張海先生在“八十以后新作展”上致辭

次日,我參加了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高朋滿座、賢者云集、氣勢恢宏的展覽開幕式。在前后十二排的第六排中間稍偏右的位置上,我找到名簽坐定后,心中在想:我雖寫了近四十年字,也取得了一點理論研究成果,但我從來都沒有奢望過能坐在中國書畫藝術的最高殿堂,出席當下中國資歷深、影響大的書法大家的書法大展,但這又確實是真的。這對我來說是意想不到榮耀。

交往的印象

張海先生與我,是一種書法藝術與學術層面的交往,簡單直白,清純透亮。而且,凡他讓我做的事情都一概付足了稿酬,而我請先生做的,先生卻分文不取,全都做了貢獻。

張海先生與我交往的情意,讓我生出了很多感慨,給我總的印象是:張海先生是當今書壇難得一遇的好人,在他身上具有很多當今世俗眼光里所不能理解的諸多優秀美德和高尚品質。他的格局,他的境界,折射出他之所以能夠把事業做到極致的大家風范。

張海先生禮賢下士,他沒有當今人際交往中那些復雜的世俗規矩。他那么顯耀的身份,與我首次聯系,就直接能親自發短信、通電話談事,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卻看出了他能甩掉一切顯示他“高貴”身份的束縛,跨越所有人設的社會角色之間的距離,直接與他需要溝通的個體進行平等交往。在他的觀念中人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價值是互補的,因而,張海先生的謙虛以及對人的尊重,是科學的,真實的,他所具有的博大胸懷,是他能“八十不老”,能把事業做到這個位置的德的支撐。

坦誠、直白,是張海先生與我接觸讓我留下的一個最深刻印象。他不僅能直接與一個僅有中國書協會員身份的人聯系,而且又是那么的坦誠與直白一一真誠的肯定和評價我的“貢獻”,又絲毫不加掩飾地請我“幫忙”、“提出意見”,在不到十分鐘的電話溝通中就完成了一件很多人幾天才能做了的事情。他的坦誠、直白、干練的做事風格,實在難能可貴。

張海先生“收到即辦”雷厲風行的作風,同樣是感人至深的。“收到即辦”是不是張海先生給我開通的特殊“通道”,我不得而知。但這七、八年間,無論是我請先生為我個人題詞,還是我們開展書法活動請先生賜以墨寶,抑或是某項工作需要先生支持,我每一次給先生發去短信,先生不僅回復的很迅速,而且都是干脆簡練的四個字:“收到,即辦”,和他最初對我的“承諾”一模一樣,從不推辭,也從未懈怠。我以為,先生這種簡單明快、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背后,支撐他的是更為本質的誠信,是對書法事業的無私奉獻,進而言之,是一種推進書法事業發展的高尚人格。如此簡單明快的交往,誰能不為之欣慰呢?

20240510193648561-83-4332c.jpg

李元博獲全國公安民警書法大賽一等獎

我,嚴格地說,是一個職業政治機關工作者。我工作了四十年,三十八年半都在部隊各級政治機關和陜西省公安廳政治部工作,其間,我以一個戰士報道員的身份負責工作,連續三年我團新聞報道工作位居全師第二名;我任師里新聞干事并負責工作,連續四年位居全蘭州軍區師級單位新聞報道工作第一名;在軍區報社當編輯時,我在完成編輯任務的同時:利用上班的空閑時間,撰寫了五六十篇青年思想漫談,后來陜西人民出版社以《觀照自我》為書名編輯出版;我在大軍區政工研究室任研究員時參與為大軍區政委、政治部主任起草講話、參與政治工作大型調研以及編輯有關內部刊物;我在省軍區政治部任秘書處長時不僅完成了正常工作任務,要給省軍區政工首長起草講話,每年還都在總政政簡報上刊用一至兩篇政委或政治部主任的署名文章;我在安康軍分區任政治部主任時省軍區首長讓帶著總結、推廣10年安康民兵“參建(以民兵成建制的形式參加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驗的任務,以至我五月份上任,經過三個月十個縣區逐個調研摸底,于當年9月以軍分區黨委的名義向地委和行署呈報了《關于召開安康地區民兵“參建”總結和表彰大會的意見》,經地委研究同意,于當年12月召開大會,省委副書記、省軍區政委,蘭州軍區司令部、政治部有關部門領導出席了會議,總參、總政有關部門轉發了陜西安康民兵“參建”的經驗;我在陜西省公安廳政治部任副主任后積極爭取政治部主任和廳黨委的領導,用了整整十年時間一邊指導工作一邊推出典型,于2012年形成了陜西公安隊伍建設“1+9”制度體系,并于當年在全省公安系統開展了隊伍建設規范年活動,使陜西的公安隊伍建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連續六次在全國廳局長和政治部主任會議上介紹經驗,我于當年10月撰寫了26萬字的《陜西公安政治工作實踐與認識》,由陜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一句話,在近四十年的政治機關職業生涯中,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20240510193631404-99-db800.jpg_scale.jpg

張海先生(右三)在出席“全國民警書法大賽”展覽時與李元博(右二)等合影

書法是我的業余愛好,也是我早年為退休后安排的一種休閑方式,它可以作為我退出工作崗位后能繼續與社會保持聯系的橋梁,我之所以30歲在寧夏大學上學期間開始正式臨帖練書法,就是出于這么一種考慮,所以,盡管我幾十年如一日,基本做到了每天動筆臨帖訓練,卻一直處于“封山育林”,“關門黑寫”的狀態,直到2006年全國公安民警書法大賽在陜西舉辦,我才首次參加書法大賽,并獲得了最高檔次的一等獎,兩年之后我加入了中國書協,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的一名會員,2012年在陜西美術博物館舉辦了聲勢浩大的個人書法作品展。直到現在我所參加的書法活動,也還都限定在公安系統和公務員隊伍的范圍之中。

我自知,在書法上我是一個晚來者,我的書法創作水平雖然經過不懈努力達到了一個可喜的高度,但尚未形成大的影響。而我的書法美學理論卻出人意料地得到了屈全繩、鐘明善、周俊杰、翟萬益、劉恒、西中文、胡傳海、薛養賢、陳扶軍、王春新、劉思凱、吳川淮、南遠景、張孔明、彭莘、胡湛、周德聰、楊勇、毛羽等很多名家的好評、認可和重視,許多評論認為我的《書法美學解析》是一部探索現代書法美學理論的專著,是書法美學闡釋機制的哲學性轉換,是書法美學新解藝術哲學宏論,是對書法屬性的當代叩問,是辯證唯物主義書法美學體系開宗明義的開山之作,是當代書法學術界一重大的理論收獲,分別于2018年4月和2019年9月獲得了中國書法“風云榜”學術著作獎和第29屆北方十五省(直轄市、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而在這之中,張海先生是最敏銳、最果斷的把我的學術成果引入書法實踐中的高層人士。認知決定行為。我認為,張海先生的這種敏銳與果斷與他本身對我學術成果看法的透徹和判斷的堅定直接相關,而前此我講到先生的種種感人的高風亮節,也都與他睿智的認知和判斷緊密聯系。一位大家,只有具備了一流的認知,才能不知自滿、不斷進取,才會有求賢若渴,最大限度的積極吸收新營養的渴望與追求。而張海就是這么一個以一顆赤誠之心,為了傳承中華優秀的書法文化永不停息,不懈追求的人。張海先生恰如他的大名一樣,因能夠納百川,吸小溪,故能成其大,為之海。

張海先生對我有知遇之恩。

人生難得有“知音”;“士申于知已而屈于不知已”。我慶幸,在我人生的第二“職業”一一書法前行的路上,遇到了張海先生。

2024年4月28日于靜心齋

(全文完)

20240510193609543-42-cb79b.jpg

張海簡介:

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師市,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第五、六屆中國書協主席,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河南省文聯名譽主席,鄭州大學終身榮譽教授,鄭州大學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批準有突出貢獻專家,2018年被授予“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書法家”榮譽稱號。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鄭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河南省書畫院院長等。

責任編輯:瑞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旺苍县| 高台县| 武定县| 卢湾区| 龙山县| 博罗县| 大同市| 东平县| 通辽市| 平阴县| 乌拉特后旗| 广德县| 明溪县| 辉县市| 天台县| 太和县| 古浪县| 塔河县| 五河县| 龙游县| 钦州市| 喜德县| 梓潼县| 勃利县| 瑞丽市| 凭祥市| 赫章县| 屏南县| 衡山县| 三穗县| 元氏县| 邵阳市| 寻乌县| 马尔康县| 微山县| 冀州市| 衡阳市| 隆安县| 永城市|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