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21:00:3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骶骨腫瘤為罕見腫瘤,其外科治療一直是醫學界難題之一。近日,藍田縣57歲的代師傅因患骶骨腫瘤來到西安市紅會醫院就診。醫生在機器人輔助下精準“穿刺”活檢,明確病理診斷后用1個小時就成功將腫瘤切除。
在西安市紅會醫院脊柱病院退變與腫瘤病區病房里,術后四天準備出院的代師傅,他的精神狀態非常好,看到有人進來迅速坐了起來。代師傅說,自己平時身體健康,有什么病都是扛著。近五年有時候感覺腰疼、腿麻,右腳趾也沒有知覺,有時穿著的拖鞋掉了都感覺不到。忙著家里的農活兒,心大的代師傅也一直沒有在意,前不久妻子感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他才跟著順便查查,結果發現腰后邊長了個腫瘤。當地醫生說手術難度比較大,建議轉院,代師傅就來到了西安市紅會醫院。
來院檢查后,醫生發現,有個鵝蛋大小的腫塊長在了代師傅的骶骨上。脊柱病院退變與腫瘤病區主治醫師姜擴介紹說,骶骨和尾骨正處在整個脊柱的末端,是身體的“小尾巴”,骶骨周圍不但血供異常豐富,而且解剖結構極其復雜。代師傅的腫瘤較大,這個部位的腫瘤經常腫塊突入盆腔,與周圍神經叢和大血管粘連在一起,手術很容易損傷周圍血管引起難以控制的大出血,或損傷盆腔神經叢引起癱瘓和大小便失禁。
預估到手術出血多、難度大,為了讓患者風險降至最低,紅會醫院首席專家郝定均和病區主任單樂群團隊在排除掉轉移性病變可能之后,決定利用機器人對代先生先進行組織活檢。傳統手術活檢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耗費很多精力才能完成,往往會使手術時長居高不下,增加并發癥的風險,如果出現細小的差錯甚至會帶來災難性后果。此次機器人輔助下活檢,通過機器人導航精準“穿刺”,提高了精準度,降低了輻射,也減少了出血量。“整個活檢只用了半個小時,大幅縮短了手術時間、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姜擴說,代先生的病理結果很快出來了,腫瘤是良性的,該團隊立即為代先生安排了腫瘤切除手術,一個小時腫瘤就完整地切了下來。
由于手術圓滿且出血少,代師傅恢復得很快,術后第二天,他就可以下床活動了。“現在腰不疼了,腿不麻了,腳趾也能自如地動了,完全好了。”看著醫生,代師傅高興地展示著自己的康復效果。
隨著醫學技術的日益精湛和醫療設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感受到了數字智能技術+快速康復的魅力,罕見腫瘤也變得不再可怕。但紅會醫院醫生還是提醒,骶骨腫瘤較為少見,依舊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有骶尾部持續疼痛,應及時到骨科專科門診就診,排除腫瘤性病變。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