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30 13:00:04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美食名片寫來的很多
粉絲們建議做個小合輯
今兒就滿足大家
挑了幾篇可能會讓你流口水的
導游詞,以饗讀者~
大家先看“名片”再投票
誰寫得好?你又更好哪一口
看完了在文末投個票哦…
1
長安第一味:葫蘆雞
文/高新第十一初級中學學生 帥王梓
指導教師/宋紅濤
“民以食為天”,想起西安的美食,您應該一下子想到了肉夾饃,還有沒有其它的呢?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導游,小帥,為大家介紹一張西安的新名片——被譽為長安第一味的葫蘆雞!
葫蘆雞唐朝便問世了,相傳,是郇國公韋涉因食物做的不合己意,處死二廚后,命第三個廚子做出的。
什么樣的雞能讓素有“人欲不飯筋骨舒,夤緣須人郇公廚”之稱的韋涉滿意至極?它如何制作?它長什么樣?味道又如何?讓我來給您講講。
葫蘆雞的制作工藝有些復雜,需要三道工藝。先煮:將雞浸在沸水中;再蒸:加入香料,讓香料之味逐漸滲入白嫩的雞肉;最后再炸:炸至外焦里嫩,擺入盤中。
整只雞端上來,酷似一個金燦燦,圓滾滾的趴著的葫蘆。炸出的油滲到下面的雞皮紙上,像面鏡,雞皮也炸得發亮,一個一個小油泡堆在一起,像給整只雞披上了一件金色的鎧甲,外加一碟紅彤彤的辣椒面,簡直讓人垂涎三尺!小心翼翼地夾一筷放入口中,料的些許咸辣與雞皮的酥脆,雞肉的軟嫩一下子在口中彌漫開來。細細咀嚼,柔軟的雞絲上帶著淡淡的香料味,雞皮的油淺覆其上,一口下肚,舌尖油而不膩,只存香氣氤氳在口腔中,些許的雞汁縈于齒間,令人著實回味無窮。
西安美食葫蘆雞象征“福祿壽”,凝聚著很多先人的智慧,傳承了一千多年,它更是盛唐長安的縮影!歡迎您來西安品嘗長安第一味!
2
永不過時的傳統美食:肉夾饃
文/高新第十一初級中學 孟翔宇
指導老師/馮文博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來自西安高新第十一初級中學的學生孟翔宇。歡迎大家來到十三朝古都——西安。這里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美食城。我給大家介紹的是西安的傳統美食,也是游客來西安的首選美食——肉夾饃。
肉夾饃的歷史悠久,相傳是在戰國時期,秦國大將白起在行軍途中所做,目的是為了快速補給軍中伙食,肉夾饃也并不是肉夾著饃,而是古漢語的簡稱:“肉夾于饃中”。
肉夾饃不光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制作工藝也非常有講究。肉夾饃里面的肉依然延續著古老的純手工制作,將肉放入秘制的鹵料中用慢火熬制四個多小時,不僅能保持肉的原本香味,還能體驗到鹵料在嘴里的鮮香。再取出手工打制烙得金黃的饃,將鹵好的肉夾進去,一份肉夾饃就完成了。
饃,你大口咥,金黃而絕不失酥脆;肉,你大口嚼,肥的軟糯,瘦的留香,配上用于點綴但絕對不辣的青椒。一口下去讓你直呼:“嫽扎咧!”
聽到這里大家是不是已經餓了呢?這就對了,別急!“來,客官,里面請!”
3
妥妥的老味道:油茶麻花
文/經開第一小學學生 雷紓菡
指導老師/王佼
秦時明月,漢時宮殿,千年古長安,悠悠歲月換新顏。大家好,我是西安經開第一小學的小導游雷紓菡。你們的早飯都吃啥?在西安,相信一碗油茶麻花就能喚醒你沉睡的味蕾,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品味西安的特色早餐——油茶麻花。
清晨里的一碗油茶麻花,大概是多半以上西安人的最向往的早餐了。每天清晨的大街小巷有著很多傳統味道的老店。尤其在西安的回坊,哪家攤子越“野”,排隊越多,說明味道越正。來到西安,你一定要在早晨去嘗嘗這屬于新西安的老味道。
油茶不油也沒有茶,麻花不麻也沒有花。麻花形似麻繩,是兩三股條形面擰在一起,油炸而成。油茶則以小麥面粉加花椒粉等調味料,用清油或牛油炒制,再加沸水熬制成湯。麻花泡在油茶里,待到綿軟后,撒上芝麻、麻葉、黃豆、花生和杏仁,芝麻提香,麻葉酥脆,使得熱氣騰騰的油茶聞起來噴香撲鼻,甚至沒牙也能吃,暖心又暖胃。
熱乎乎的油茶像極了西安人的熱情,嚼勁十足的麻花代表著西安人的韌勁兒。這里是新西安,這里有“忒色”的西安風味兒。
4
九洲名果:臨潼石榴
文/臨潼區代王小學李博樂
指導老師/姜慧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導游,來自臨潼區代王小學四年級的李博樂,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一下號稱“天下之奇樹,九洲之名果”的家鄉土特產——石榴。
臨潼的石榴主要以色澤艷麗、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軟鮮美、籽肥渣少、品質優良等特點而著稱,名居全國五大名榴之冠,被列為果中珍品,享譽九州,馳名海外。
主要分布于驪山北麓華清池兩側和秦始皇陵一帶。石榴之盛于臨潼,與特殊的地理和氣候大有關系:南依驪山,北跨渭河,土質松軟,含沙量大,透水性好,又有溫泉,氣候溫和,雨量適中,開花期無大霧,自然條件極宜石榴生長。
石榴的外形像洋蔥,圓圓的身子,頭上像戴了頂皇冠,外皮紅中帶點黃。剝開石榴皮,一粒粒珍珠般的石榴籽像紅寶石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看得人直流口水。石榴象征多福多壽,長命富貴,又因石榴多子,寓意人丁興旺,民族繁榮,頗受大家喜愛。
石榴不僅好看又好吃,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一方面,石榴可以補充維生素延緩衰老;另一方面,石榴還可以預防心臟病。此外,用石榴皮和檳榔放在一起煎熬,喝了以后可以預防蛔蟲病。
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這就是我們臨潼的石榴,全身上下都是寶,歡迎大家來臨潼一飽口福。
5
西安味道:油潑辣子一道菜
文/經開第一學校(南校區)二年級學生 張語桐
指導老師/張珊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叫張語桐,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家鄉——西安。我的家鄉有一道特殊的菜肴,叫做“油潑辣子一道菜”。
廣袤的關中平原上,幾乎每家每戶的廚房里,男女老少的飯碗里都飄著油潑辣子的清香——“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調面、夾饃都能行。我們西安本地人對油潑辣子有一句順口溜:“八百里秦川東風浩蕩,三千萬兒女齊唱秦腔。吃一碗羊肉泡喜氣洋洋,沒油潑辣子嘟嘟囔囔。”
我們全家也是無辣不歡,從老到少,不管是吃拌面還是吃涼拌菜,幾乎餐餐都少不了它!尤其是油潑辣子biang biang面,吃著“嫽扎咧”!
想要做成這道菜,那最重要的可就是辣椒面了。傳統的辣椒面是采用手工做法:將曬干的紅辣椒放在鍋里淋上油炕干,放在專用的鐵罐里,然后用鐵錘砸成辣椒面。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這樣做了,都是直接買,賣辣椒面的商家都是半機器化加工了,將干辣椒放在炒鍋里炒干,然后放在碾子上碾成辣椒面。
送上一個制作油潑辣子的秘方:第1步,將辣椒面、芝麻、草果放在一不怕燙的容器中,攪拌均勻。第2步,鍋中倒入花生油燒熱,將火關閉。第3步,待油溫稍降下來一點后倒入拌好的辣椒面中,油要潑的多一點,一邊倒油一邊攪拌。最后滴入香醋攪拌。第4步,倒入辣椒罐存放。
油潑辣子,這舌尖上的美味你一定要嘗一嘗,或者當伴手禮帶給親們好友嘗一嘗。這也是很多外出旅行,或者出國謀生、留學生們行囊中一定要裝上的家鄉味道!
6
香甜軟糯“名”小吃:甑糕
文/第四十四中學高二 劉奕迪
指導老師:王曉梅
尊敬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千年古都西安。我是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的小導游劉奕迪。今天我為大家推薦一道西安的“名”小吃——甑糕。
在西安這座千年的古城里,似乎一切東西都帶上了點歷史的味道。這甑糕也不例外,數一數倒也有幾百年的歷史。其實糕點很常見,但甑糕與眾不同的是它所用的炊具——甑。
甑的形式多樣,且歷史悠久,但流傳至今且被大多數人使用的是鐵甑。這鐵甑口大鍋深,神似關中漢子那粗獷的外表。但用這鐵甑蒸出來的糕點卻是形色俱佳,軟硬適度,軟甜粘勁。先是一層紅棗,再是一層豆沙,最后江米托底。用筷子夾取一小塊放入嘴中,紅棗的香甜,豆沙的綿軟,江米的清香,這香甜軟糯依次沖進你的味蕾,在你的舌尖打個圈,然后順著管道滋潤進你的心里。
西安的日益發展使住在這座城市里的人們漸漸有了更多和更新的機會,甑糕作為西安的本地美食也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出現在世人的面前。甑糕上面鋪著的種類逐漸增加,像葡萄干,蜜棗之類,照顧了更多外地游客的口味需求,而且形式也逐漸多樣化,像文創甑糕,被做成蛋卷的樣子,深受游客們的喜愛。
在這座行色匆匆的城市里,小小的一塊甑糕也成為了人們在閑暇之余回味無窮的甜美。歡迎你來到古都西安,讓我們相約一起品嘗美味甑糕。
你會給哪一張“名片”投一票呢?
實習編輯: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