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PREFACE(4)
7月13日,少年家國信公眾號從推出的第一張名片“西安火車站”開始,在半百數量的來稿中,經過甄選和精編,連續三天推出了10篇來自全市中小學生寫的新西安的新名片導游詞,從昨天開始,少年君看到了你們的用心,在此,特別貼出兩條后臺留言,贊美這樣的認真:
今天的這一條里,推出了7篇——這是一個好數字。尤其好的是,每一篇都沒有超過600字,這是同學們的進步。期待明天有更多好“名片”精彩亮相。加油!
從小道消息獲悉,文字在公眾號推出的同學中,已經有開始拍視頻的了,你們是化語言為行動的榜樣派。把這個暑假的社會實踐課和你愛的城市即將迎來的盛事關聯起來,為你的城做點兒事,在城市舉辦的盛事中,培養我們“貴在參與”的精神品質,這真是一件有意義的好事兒呢~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愛就做吧!
大唐不夜城的天,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 網紅打卡地:大唐不夜城 -
文/浐灞第三小學四二班 宋宇軒
指導老師/石登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叫宋宇軒,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家鄉——美麗的西安。今天我將化身小導游,帶你們去探索西安的“大唐盛世”——大唐不夜城。
所謂“不夜城”,唱主角兒的首先是璀璨的霓虹。當然,這里的燈火輝煌絕不是大部分人以為的燈光秀。大唐不夜城的燈光,它們秀的不僅是絢麗奪目的霓虹,還有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大家請看——那紅色的鯉魚燈為我們帶來了西安的平安與吉祥;那奔馳的野馬沖破天際,意味西安人拼搏上進的力量;那五彩斑斕的花球燈,象征著西安城古今并蓄的多彩景象……
漫步在這些用創新材料制作的光影世界中,眼前的美輪美奐如潮水般次第蔓延,你是不是也如我一樣,感覺有些如夢如幻。
賞罷夜景,我們要去吃夜宵——大唐不夜城里的美食街,完全可以讓你大飽口福!喝一口那醇香撲鼻的奶茶,口齒留香;熱氣騰騰的毛肚蘸上濃稠的芝麻醬,真香;還有我們飯桌上的這款窩窩頭——可愛的小熊形狀是不是讓你都不舍得下口。
大唐不夜城精彩的夜場演出更是不容錯過,只要你仔細看,就可以真正見識到新舊文化藝術的碰撞,以及一個古老與現代兼容并蓄的新西安。
游西安逛賽格,風里雨里賽格等你
- 網紅打卡地:賽格國際購物中心 -
文/大雁塔小學石橋華洲城分校學生 張思涵
指導老師/黃蓉
尊敬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大雁塔小學石橋華洲城分校的小導游張思涵,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是位于小寨的網紅打卡圣地——賽格國際購物中心。
賽格國際購物中心位于西安市的小寨商圈,是西安最著名的網紅打卡圣地之一,人們經常說:“錯過了這個地方,就等于沒來過西安。”話說如果有人問:“作為西安人,你一年要逛幾次賽格?”回答一定是:“每周一次。”
跨越最大年齡層的“買”“買”“買”就在這里,從襁褓里的寶寶,到朝氣蓬勃的廣場舞奶奶,全方位無死角的定位。衣服、化妝品、鞋子和帽子都能買到;沒有那么高檔,也沒有那么大牌,卻是西安人氣最旺的商場,它的年營業額近百億。
50.3米長的亞洲室內第一長扶梯就在這里,搭乘的人是絡繹不絕、摩肩接踵。亞洲最大的室內瀑布也在這里,站在底下,美景勁收眼底,參觀的人是人山人海。
最地道的京味火鍋“東來順"坐落在11樓,冰激凌肥肉超級“忒色”,如果服務員沒有提醒,多數食客會把它當肉涮進鍋里,太像了!像極了!其實就是草莓和山楂做的,酸酸甜甜的冰淇淋,很好吃!
吃美食,肉夾饃、羊肉泡饃、涼皮、搟面皮必須得來賽格,那味道真是“撩咋咧”。地道的陜西特色一應俱全,各種海外料理也匯聚于此,盡飽口福。
我每周來小寨上舞蹈課,都能看到馬路對面的賽格人山人海,像是要被擠爆了一樣,不分周內周末,各路時尚達人匯聚于此,眼花繚亂。
全民十四運,西安歡迎您!好吃好玩在長安,我在賽格等你哦!
碑林市井,歷久彌香
- 區縣小名片:碑林歷史文化街區 -
文/西安市第八中學 查懿宸
指導老師/薛小群
各位游客大家好!說起碑林,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名碑名經甲天下,被譽為“東方文化的寶庫”“書法藝術的淵藪”“漢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世界最古的石刻書庫”的碑林博物館,其中或是記錄了家園滄桑的石板文章,或是抒發了豪情壯志的篆隸楷草,或是承載了民族文脈延續的典籍。
古樸典雅的博物館之外,是別具風情的伴生街巷。穿過咸寧學街,你會看到圍繞碑林深厚底蘊發展起來的書畫店鋪,這里文房四寶、名畫名書樣樣俱全。左轉面向城墻,可以看到“孔廟”二字,不遠處就是網紅手藝人扇子哥。而旁邊的書院門是練習書法的寶地,筆墨紙硯、書法教材應有盡有;春節期間更是會出現書畫家及愛好者揮毫作畫、寫春聯的熱鬧場面,滿滿都是過年的氣氛。
徜徉街巷,商家的叫賣聲、顧客討價還價的聲音、文人墨客“長安不見使人愁”的吟誦聲、孩子們的嬉鬧聲,毛筆寫字的沙沙聲……交織成溫馨的曲調,繪成一幅愜意的生活畫卷。
豐碑如林,青石不朽。矗立千年的一塊塊冰冷石頭,鐫刻著家園滄桑的變化,見證著文人墨客的豪情壯志,傳承著我們的家國記憶……而它的旁邊,是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市井生活,這樣的人間煙火氣,是碑林歷史博物館附贈的絕佳伴手禮,希望大家都能夠不虛此行,今天的導游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千年古都,歡迎大家常來長安!
這一盞明亮的宮燈,是現代西安的象征
- 區縣小名片:陜西廣播電視塔 -
文/雁塔二小二年級學生 張楷瑞
指導老師/李明明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陜西廣播電視塔,感受別樣的西安風采!
大家都知道上海有“東方明珠”,在古城西安,也有這樣一個“東方明珠”——陜西廣播電視塔。對不少人來說,它可能沒有大雁塔那樣知名,沒有古城墻歷史那樣悠久,也沒有秦兵馬俑那樣壯觀,而它的獨特風采,且聽我一一道來。
從空中俯瞰我們會發現,陜西廣播電視塔位于西安的城市中軸線上,從鐘樓正南方出發,沿南大街、長安路直走8千米就可以看到電視塔,與古老的大雁塔、小雁塔三角相望,整個塔體為八角形,高高的塔樓像一盞宮燈,完美融合在西安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城市氣質中。
白天登臨塔頂,西安的美景盡收眼底,腳下是鱗次櫛比的現代建筑,遠處是云霧繚繞的秦嶺山脈。到了晚上,陜西廣播電視塔就像一顆漂亮的藍寶石,在夜西安的海洋中搖曳生姿。
如果說大小雁塔代表著傳統的長安,那么電視塔就是現代西安的象征,歡迎大家在這里體會這座城市的科技感,感受人類的創造力帶給世界的變化!
在家門口的濕地公園與候鳥嬉戲
- 區縣小名片:浐灞國家濕地公園 -
文/浐灞第三小學三年級學生 潘銘
指導老師/王曉涵
親愛的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就是集美貌才華于一身可愛小導游潘銘,今天我帶大家來玩的是西安一處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這個地方位于西安東北部灞河入渭口三角洲區域,屬于內陸河流濕地,具有中國西北地區河口濕地的典型特征。
這個地方與西安其它地區相比較,最大的亮點是水資源量較多,水分充足,還是全國三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
對!它就是你眼前的浐灞國家濕地公園。
在這里,春季踏青賞花,夏季觀荷采蓮,秋季采摘百果,冬季候鳥嬉戲,每一季都充滿魅力。
每年夏天,媽媽都會帶我來這兒寫生,從“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稍縱即逝的美景,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情畫意,都被我畫入“囊”中。
浐灞國家濕地公園水域面積高達2000多畝,大面積的水地,為動植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這里有娃娃魚、錦鯉、孔雀、鴻雁,斑頭雁等,隨著季節更迭,白琵鷺、大天鵝等鳥類相繼棲住,像是一個動物樂園。
更加神奇的是,浐灞濕地公園的水是從灞河而來,通過取水口、沉沙池、人工濕地、種植池、退水口層層凈化后,又回到灞河里去,很好地保障了浐灞及渭河水系的生態安全,在西安“最美景區”綠道濕地篇,榜上有名。
唐朝詩人韋莊在他的詩中寫到:“憶來惟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盛唐的長安是輝煌的,今日的長安更加美麗,歡迎各地的旅客朋友們經常來西安,見證歷史盛唐的輝煌,暢游新時代的魅力長安!
從老舊社區變身城市綠洲的幸福之路
- 區縣小名片:幸福林帶 -
文/陜鋼子校學生 權晨曦
指導老師/張瀟
“暗聞歌吹聲,知是長安路。”大家好!我是西安市雁塔區陜鋼子校的權晨曦。我的家住在西安東郊,這兩天在我家門口發生了一件大事,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給所有即將來到西安城的游客們。
請大家聽仔細:跨越西安市新城區、雁塔區;東起幸福路西至萬壽路,北起華清路南至新興南路,全國最大的城市林帶工程,全長5.85公里,占地面積1134畝,被譽為“城市的綠色走廊”的“幸福林帶”——終于開放啦!
這是一個被譽為“世紀工程”的幸福地標,因為2021年7月1日才剛剛開放,來這里逛的市民可謂摩肩接踵,場面十分火爆。
為什么它會這么火爆?我想從幸福林帶原來的面貌說起。
曾經,幸福林帶早有規劃,但是一直沒有具體實施。2003年,西安市委領導提出“還林于民”,要求恢復建設幸福林帶,經過反復論證,調整思路,修改方案,2004年,幸福林帶改造項目正式啟動。
建設完工的幸福林帶,綠化覆蓋率達85% ,是當之無愧的城市綠洲。建設者根據周邊規劃及場地功能,將林帶分為動之谷——是晨跑、健身的專屬地;森之谷——這里餐飲、娛樂應有盡有;樂之谷——是集市廣場、文化廣場、音樂廣場等文化休閑目的地,這三大功能區,不僅能夠滿足周邊市民的日常生活之需,它也一定會成為外地游客打卡西安的聚集地。
站在幸福林帶里打眼望去,藍天白云下,寬闊的馬路,飛馳的車流,舊社區換了新面貌,林帶里綠的植被,紅的棧道,五顏六色的小花,還有穿梭期間的那一張張無憂無慮的笑臉,這是十四運帶給我們的福祉,也是前來參加十四運會所有運動員的共享禮物。
來吧!朋友們,西安歡迎您!幸福林帶歡迎您!
裝在碗里的西安味道
- 美食名片:羊肉泡饃 -
文/經開第一學校二年級學生 喬木
指導老師/馮俊超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歡迎來到千年古都大西安,我是你們的小導游,來自西安經開第一學校(南校區)。
不吃泡饃,枉到西安,美食和城市相輔相成,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道號稱“西安第一碗”的名吃——羊肉泡饃。
泡饃和西安這座城市一樣,歷史悠久。經過傳承發展,泡饃的種類非常豐富,也有不同的吃法,有寬湯(湯多一些的),有口湯(就是碗內留一口湯),有“干泡”(湯汁幾乎完全在饃里)等等各種各樣。
我最愛吃的是寬湯,建議大家吃泡饃,從一碗寬湯開始。來到泡饃店里,一定要選擇自己掰饃,因為機器打的饃做出來很難吃。當然,掰饃也是有技巧的,撕、擰、揪、掐,十八般武藝通通得用上,掰出黃豆一般大小的饃塊,不能太大,大了不入味,也不能太小,小了影響口感。掰完之后,就可以告訴店家你的要求,我就會大聲說兩個字“寬湯”。哈哈!一定要把號碼牌夾好,不然號碼弄錯了,你的勞動成果可能就被別人享用了。
過不了一會兒,一碗肉爛湯濃,誘人食欲的羊肉泡饃就擺到你的眼前。勁道爽滑的饃粒、香嫩多汁的羊肉、晶瑩剔透的粉絲,加上木耳、香菜,營養豐富,香氣四溢。搭配爽口的糖蒜或蘸點辣椒醬,味覺層次立刻出現!記得要從一邊一點一點“蠶食”,這樣才能吃出鮮味哦!
吃到最后,暢飲一碗可口、暖胃的骨頭湯,簡直回味無窮。羊肉泡饃,就是裝在碗里的地道西安味。
哎呀,我已經流口水了,咱們一起去品嘗吧!
總編輯特別提醒
以下是本次活動總策劃——陽光報社總編輯、“少年家國信”負責人萬波的閱稿意見,供大家參考(都是寫出獲獎作品的干貨~)。
1、代表組委會感謝學校的組織及各位家長與同學們的積極參與。
2、600字的篇幅所限,一篇導游詞只能集中寫一個名片,也就是一個點,比如要么西影,要么大雁塔,要么不夜城,但不要同時寫。
3、要考慮所寫的名片到底“新”在哪里,體現了西安的什么變化,不必大而全。小而特,小而精最好。
4、作者作為城市主人,名片給自己生活帶來的美好感受可以融入其中。這樣既切題,又親切,有感染力。
5、不建議低年級同學寫歷史文化內涵太豐富的歷博等名片,孩子們不太好把握。
特別提醒老師和同學們:西安歷史文化名片很多,建議孩子們不要把寶貴的筆墨用來大段講歷史。希望大小作者們把目光和筆觸放在這些名片近年的變化,帶給今日西安人的新的感受,帶給今天的游客不同過去的體驗上,一個字,寫出西安的“新”來,通過一張張“新名片”的折射,告訴世界一個進步了的、美好了的新西安。
比如,從“渭河生態景觀帶”的角度寫渭河今天的清、綠、美,以及帶給市民(或本人)的新的生活體驗;從“中華水塔”或“秦嶺四寶”的角度寫大秦嶺;從“南門迎賓入城式”的角度寫西安古老與現代結合的魅力;從大雁塔南北廣場的角度寫大雁塔;從行政中心的角度寫北城巨變,從護城河、環城綠化帶和順城巷的角度寫古城墻……
總之,千年古城早已馳名天下,而今日西安的大美和巨變,許多是近年出現的,有些甚至是這一兩年才出現的,誕生時間短,在囯內和囯際的知名度、熱度還有待提高。而發現和宣傳它們,正是我們“小導游”活動的使命所在。
拜托各位同學、老師和校長啦!很期待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寫好這張新西安的新名片,獻禮十四運,推廣大西安。
同學們,行動吧!
A 凡已被公號選用的,建議小作者在家長的陪同下,前往名片現場錄制成短視頻,短視頻傳播效果是評獎重要參考,更是30名“西安小導游”的主要評選依據。為適應視頻表達,可在錄制時對文本做適當改動。
B 凡有意愿把你的導游詞變成鉛字入選計劃出版的珍貴圖書者,請加快速度,必須在7月20日前發作品到官方郵箱:2139533627@qq.com
實習編輯: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