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8 15:16:32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 通訊員 王敏 趙梅)隨著小雪節氣已過,氣溫迅速下降,供暖后屋內外溫差增加,感冒也成為了這一季節的高發疾病。那么,應對感冒,該如何正確的選擇藥物?西安市第九醫院老年病科馬小青醫生為大家支招。
馬醫生稱,感冒,其實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癥狀有:鼻塞,打噴嚏,流清鼻涕,全身肌肉酸痛,發燒,咳嗽等。其病原體是病毒,那是不是要吃抗病毒藥物呢?2012年中國醫師協會等曾發布《普通感冒規范診治專家共識》明確指出“目前尚無專門針對普通感冒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過度使用抗病毒藥物有明顯增加相關不良反應的風險”。
為什么不推薦用抗病毒藥物?馬醫生說,這是因為能引起感冒的病毒大約有150多種,目前無特效的藥物。對于沒有合并其他病癥,免疫功能正常的個體,應用抗病毒藥物獲益很有限,相關證據很少,而且不良反應多見。
那么,感冒了到底用不用藥?如果要用該怎么用?專家表示,感冒患者應服用對癥治療的藥物,比如減輕鼻粘膜充血的藥物,鎮咳,祛痰,解熱鎮痛藥等。這些藥物大部分是復方制劑,服用前應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避免重復用藥。
此外,馬醫生表示,對于病毒感染,往往都有自限性,大約一周就可恢復,但有些抵抗力較差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兒童等,感冒后2-3天比較容易合并細菌感染,這時候原有的感冒癥狀加重,合并有咳黃痰,流黃膿鼻涕,血象升高,就要口服抗生素治療了,具體情況應到醫院門診就診確定。
另外,還要警惕流感,這是具有傳染性的流行性感冒,引起流感的病毒毒力較強,要服用抗病毒藥物,比如針對甲流的磷酸奧司他韋等。同時建議冬季注射流感疫苗,預防流感發生。如果不確定自己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的話,應及時就醫。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