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3 11:25:09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劉小晉 記者 鄭亞雷)“醫院就像一面鏡子,照盡這世間的人情冷暖。我們深感慶幸,最艱難的時候在醫院遇到了你們這群偉大而可愛的人!”10月12日上午,一封感人至深的感謝信、一段錄音和一面寫著“妙手仁心大醫精誠”的錦旗送到了陜西省人民醫院產科二病區醫護人員手中。
寫下這封信的,是產婦張玲(化名)的家屬。十余天前,張玲在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下死里逃生,女兒也已平安出院。這一天,張玲的親友團10多名成員,帶著無限的感恩來到醫院,感謝專業、敬業的省人民醫院產科醫護團隊保駕護航,成功幫張玲解除兇險性前置胎盤穿透性植入這顆“定時炸彈”,讓她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生命。
據了解,張玲患上的,是讓產科醫生們談之色變的兇險性前置胎盤植入。產婦的胎盤恰好覆蓋在子宮切口瘢痕處。由于瘢痕處無法提供胎兒所需的營養,為了得到充分的血供,拼命地往下生長,胎盤內粗大的血管甚至會穿透子宮,侵犯膀胱及其他組織,孕期及生產時極易發生子宮破裂和大出血,危及生命,是埋在孕婦體內的一顆“定時炸彈”。而產婦張玲的情況,要比普通的兇險前置胎盤植入要復雜得多。
8月下旬,張玲懷孕28周時就因大出血住院觀察,當得知自己是兇險性前置胎盤植入時,她意志消沉,整日以淚洗面。經過醫護人員積極治療,耐心開導,一周后回家靜養。9月下旬,張玲例行產檢時,產科二病區吳桂清主任仔細研究了她的各項檢查結果,果斷決定將手術時間從預定的36周提前至34周,屆時娩出健康嬰兒的可能性很高,早一天手術也便于早一天解除風險。
9月29日,產科、手術室、介入科、麻醉科、新生兒科、血庫等多科室協作為其救治。介入放射科首先為張玲實施腹主動脈球囊預置術,隨后產科進行剖宮產。術中,手術團隊發現她子宮前壁的胎盤已經逼近膀胱,胎盤上面的怒張的血管像蚯蚓一樣,稍有不慎就會大出血,出血量可達3000~5000ml。在介入技術的保駕護航下,手術團隊加上止血帶環扎宮頸、徒手按壓子宮血管,三管齊下,大大減少了手術出血量,順利剖出一名健康女嬰。經過兩個多小時的修復,將張玲的子宮恢復到原狀,終于打贏了這場“子宮保衛戰”。
術后十天,張玲陸續通過了感染關和術后出血關,康復良好,順利出院。“我以為我過不了這一關了,感謝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張玲在錄音里感激地說。她的家屬也在感謝信中動情地寫道:“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感謝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感謝陜西省人民醫院及專業的醫療團隊!……是你們給了我們希望,給了我愛人第二次生命!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和美好!”
據了解,自2015年4月起,陜西省人民醫院產科率先實施首例腹主動脈球囊預置術以來,挽救了將近500例兇險性前置胎盤孕產婦的生命。同時作為全省危重癥孕產婦轉診及救治中心,陜西省人民醫院產科近三年來已經救治各類危重癥孕產婦6000余例,為母嬰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