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5 23:21:58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由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教育局和西安報業傳媒集團主辦、西安晚報和陽光報社承辦的“我愛祖國學生書信征集活動”,自6月28日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市廣大中小學生的積極響應。目前,組委會的投稿郵箱2139533627 qq.com已經收到了近千位學生交來的暑期社會實踐作業——寫一封信!
為能給更多參賽者以積極引導,組委會決定從即日起開設專欄,不定期公開展示入圍作品,除在報紙上發表外,還將在“少年家國信”微信公眾號等合作平臺推廣。
七月十五日,十四歲幼女楚昀,謹拜言子平閣下。
久仰閣下大名,晚輩鄉風慕義。
《詩》以“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碎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懲”之言以述地震之威。而縱覽古今,為中華之防震救災之事業貢獻最為突出者,當為閣下。
閣下曾以畢生精力投注學術之上,天文、數學、文學等諸多著作流芳百世,指南車、地形圖、獨木飛雕等發明盡顯先生才情,更甚嘔心瀝血、夜以繼日以制成渾天、地動兩儀,用于感知地震,上動天子,下鼓學士,造福千秋。
而地動儀知地震之時,而不知防地震于未然,援百姓于震前。眾所周知,地震破壞力極大,無辜百姓傷殘者難以計數。《嘉靖實錄》載“二千里人煙幾絕”“壓死官吏軍民奏報有名者八十三萬有奇……其不知名未經奏報者復不可數計”,由此見,及時感知八方震情固然重要,而震發之時之避震、乃至預測震情更為重要。
興許閣下并不相信“預測地震”之說,但在百年后的公元貳零壹玖年陸月初,于中華大地之上的四川宜賓及其周邊市區,“地震預警”首次亮相。其速度以及準確程度相統一,于地震發生之前首先預知,并通告群眾,從而有效減少傷亡。地震預警已覆蓋地震區人口之九成,于事發之前零至六十一秒預知,并以多個渠道同時顯示于群眾。昔日僅發達國家所使用之先進技術,已由中華之科技者自主研發并應用于社會!
此類技術得益于中華日益崛起之科技。人才受國家政策支持而盡顯其能,學術受社會風氣包容而繁榮開放……社會種種變化推動中華之崛起,旭日已然升起于世界東方!
閣下使得百姓在經歷地震后得以早日獲得朝廷援助,而多年后的今日,中華人民從被動走向主動,誓將千古難題之地震掌握于手,集中民智,造福萬世!閣下如若感知于九泉之下,亦當倍感欣慰。
情隘辭蹙,不知所載,亦惟少垂憐焉。
昀再拜。
孫楚昀
作者系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初中校區2020屆B4班學生
指導老師:王嬋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