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5 14:39:51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曹晏 張文靜)電子煙誕生之初,就曾憑借沒有焦油等有害物質而受到追捧。傳統香煙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焦油、亞硝酸和一氧化碳等致癌物質,電子煙則是一種煙霧發生器,其原理是將液態煙油通過電子加熱的方式制備成蒸汽煙霧供用戶吸食。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度的《全球煙草流行報告》指出:相比傳統香煙,電子煙產生的危害更小,但是并非無害。
電子煙危害小于傳統香煙?
尚無研究證明電子煙危害情況,但不一定比香煙小
據一位醫院戒煙門診主任醫師介紹,電子煙的成分較傳統香煙更加復雜,目前市面上的煙油主要成分是丙二醇(PG)、丙三醇(VG)、香料、尼古丁、添加劑等。其中丙二醇屬于低毒性物質,對人體有害,一些添加劑中也存在有害成分。
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科學研究證明電子煙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但電子煙的危害不一定就會比香煙小。
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也指出:“就目前我們看到的國內外的研究發現,電子煙產生的氣溶膠含有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電子煙中的各種添加劑成分也存在著健康的風險。另外,許多電子煙產品所含的尼古丁濃度標識模糊,容易導致使用者吸食過量,同時電子煙的器具還存在著電池爆炸、煙液滲透、高溫燙傷等安全風險。”
此外,電子煙同樣會產生二手煙。世衛組織“無煙倡議”負責人伯里格曾表示,目前還沒有關于電子煙發散氣霧與特定疾病之間聯系的研究,但電子煙含有尼古丁和微粒,一些有毒物質就附著于這些微粒之上,這類氣霧一旦在室內空氣中發散,尼古丁和微粒的背景含量就會提高。世衛組織長期以來始終認為,此類微粒沒有所謂的安全含量,應當盡可能減少這一含量。
電子煙中含有的尼古丁會造成上癮。盡管一些商家號稱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對尼古丁含量進行調整,但仍不能減少電子煙上癮的幾率。
目前,多地已陸續出臺政策法規對電子煙進行監管。今年1月1日,最新修訂的《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正式實施,明確規定吸煙是指吸入、呼出煙草的煙霧或有害電子煙氣霧。這一規定將電子煙也納入“吸煙”范疇,意味著此后杭州的禁煙場所不僅禁止點燃煙草制品和吸傳統卷煙,也禁止吸電子煙。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