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2 23:48:19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由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教育局和西安報業傳媒集團主辦、西安晚報和陽光報社承辦的“我愛祖國學生書信征集活動”,自6月28日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市廣大中小學生的積極響應。目前,組委會的投稿郵箱2139533627 qq.com已經收到了近千位學生交來的暑期社會實踐作業——寫一封信!
為能給更多參賽者以積極引導,組委會決定從即日起開設專欄,不定期公開展示入圍作品,除在報紙上發表外,還將在“少年家國信”微信公眾號等合作平臺推廣。
親愛的祖國母親:
您好!
我是一名初三學生,在花開花落,云卷云舒間,我已不知不覺在您懷抱中長大。在這十四年間,我從生活的方方面面領略到了您的風采,體會到了祖國的飛速發展。
從1949年到2019年,七十年轉瞬即逝。想當年,我們受到了別的國家的侵略、欺負。您臂彎下長大的多少個年輕人為此付出了生命。觀今憶昔,改革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中國南海邊上一棟棟高樓直插云天,GDP排名世界第二,我們站起來了!
聽姐姐說,她還是孩童時父母都在深圳打工。我很好奇,為什么那么多的內地人,非要跑到沿海省份廣東呢?母親告訴我,深圳特區成立以后,深圳這個往日的小漁村就大變模樣。一座座工廠占據了深圳的地盤,越來越多的勞動力涌進深圳這個小小的地方。輕工業儼然成為了深圳經濟的支撐。
外婆的四個孩子,雖說文化水平有限,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深圳都有了立足之地。母親是一家壽司店的廚師,舅舅在寶安區開了自己的飯店,大姨在羅湖區租賃了一間不大的商鋪賣家具,小姨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梅林關外安了家。沒有榮華富貴,卻也不失生活的趣味。
1997年,大姨的家具店在深圳市羅湖區蔡屋圍村成功開始營業。因為大姨一家的誠信經營,生意越做越好。而大姨一家,也有幸目睹了深圳的發展。這本是個城中村,可卻因1992年一家香港地產公司高價中標了這附近的一塊地,1995年,深圳的地標建筑——地王大廈(地標建筑現已為福田區平安大廈)封頂。施工僅用379天完成,這是無人能及的“深圳速度”,當然,這也是令人嘖嘖稱贊的“中國速度”!姐姐告訴我,她小時候每次去深圳,都免不了要坐地王大廈上的觀光電梯,從高空俯瞰深圳的全貌,每一年來,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大姨的店,恰好就在地王大廈的周邊,因為這個高69層的建筑,羅湖區一躍成為了深圳市的市中心。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在這里經營。福田區形成了華強北商業圈。深圳華強北商業圈的前身是生產電子、通信、電器產品為主的工業區。經濟發展,成本升高,工廠外遷,商場入駐,使華強北區域功能發生變化,市區政府及時把握住轉變的契機,1998年對華強北商業街進行改造。使之變成深圳最傳統、最具人氣的商業旺地之一。
轉眼間,大姨的店已成為20年老店。而當初那個貧窮落后的小漁村,現也已成為與北上廣相提并論的一線城市。這是一場完美的鳳凰涅槃。由于與香港毗鄰,加之形成的“前店后廠”經濟模式使得深圳的經濟提升迅速。2018年,深圳GDP已超過香港。現在大姨的店所在的城中村要全部拆遷了。雖然大姨一家都對這個生活了20年的地方戀戀不舍。可為了深圳的進一步改革發展,他們每個人都心甘情愿。
2019,我們都是追夢人。2020年,我們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實現基本現代化,2050年,我們要成為現代化強國!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親愛的祖國母親,作為您的孩子,我們是快樂的!這么多年來,是您陪伴著我們,給我們一個溫暖美麗的家,您是偉大的,您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我們要努力地學習,快樂地成長,早日成為棟梁之材,為您的建設添磚加瓦,讓您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您的孩子:尹薇
2019年7月
作者為西安高新一中灃東中學初三(6)班學生
指導老師:楊萃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