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31 19:34:52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鄧麗華 記者 鄭亞雷)8月31日,“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共享美好醫患關系” 頒獎暨學術論壇在古城西安隆重舉辦。為了謳歌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中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跡,國際醫學提交參賽作品百余篇,近20篇作品獲獎,并獲得“特殊貢獻獎”、“優秀組織獎”。其中參賽視頻作品《生如夏花》榮獲大賽一等獎。
國際醫學西安高新醫院院區作為此次盛會的承辦方,積極組織大會,并在上午開幕式環節當中將視頻作品《生如夏花》搬上大會開幕式的舞臺,用舞臺話劇的形式進行了傾情演繹。
《生如夏花》講述的是工作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在不同年齡段的困惑。通過語言、經歷的事件、內心的感想,真實的表達出醫務人員作為一名普通人,作為一名神圣的醫者,他們的迷茫、困惑和焦慮,他們不是神而已一名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凡人。
20歲的時候初入醫道,躊躇滿志的步入工作,而繁忙的醫療工作,帶給他的卻是體力與腦力的雙重疲憊。焦慮和迷茫不免讓人灰心喪氣。
25歲的醫生鼓勵他,初入社會都是這樣的,各行各業皆如此,壓力與動力相互依存。但你是一名醫生,一定要有堅守初心的勇氣和信念。但25歲的醫生眼看著身邊的親人、朋友都已成家立業,而自己還是像一名學生一樣不斷學習、進修、考試,像只陀螺不斷旋轉。
而立之年的醫生解釋道:“執醫生涯很長,學海無涯,只有通過不斷的修行來讓自己更優秀的醫生,才配得起初心。”可他也困惑:“已是而立之年,家人總是抱怨,在醫院的時間比家多,陪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
35歲的醫生安慰他,穿上衣服你就是醫生,脫下衣服做一位好父親,要學會平衡!可才35歲的他,竟然因為忙碌而萌生出了提前退休的想法......
40歲的醫生激勵到:“你現在身體素質正值巔峰!要珍惜這段時間!”轉過臉,他眼神里的光彩暗淡了幾分,這幾年是步入穩定,可身體卻越來越差勁了。
50歲的醫生告訴他,醫生這輩子最大的悲哀就是可以救治病人,卻無法醫治自己。現在自己的孩子也面臨學校及專業選擇,他不愿孩子再學醫。
花甲之年的老醫生寬慰道,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過多干涉,正確的指引就好了。他面臨退休,醫院希望他留下繼續帶教,家人卻不愿意他繼續操勞了。
70歲,身邊的老朋友都已經走的差不多了,他們的葬禮上除了老朋友和親人還有很多陌生的面孔——他的病人。回顧這一生,他最難忘記的就是畢業的那年夏天,他穿上白大褂,英氣勃發的正式成為了一名醫生!
醫務工作者的一生,在每個年齡段都綻放出了他該有的美,正如視頻中提到的:“生如夏花之絢爛,了如秋葉之靜美”。醫護是人不是神,醫患本是一體的,我們都是普通人。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