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2 00:26:44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由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教育局和西安報業傳媒集團主辦、西安晚報和陽光報社承辦的“我愛祖國學生書信征集活動”,自6月28日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市廣大中小學生的積極響應。目前,組委會的投稿郵箱2139533627 qq.com已經收到了近千位學生交來的暑期社會實踐作業——寫一封信!
為能給更多參賽者以積極引導,組委會決定從即日起開設專欄,不定期公開展示入圍作品,除在報紙上發表外,還將在“少年家國信”微信公眾號等合作平臺推廣。
閱讀速覽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蘭考,物質條件匱乏,靠天吃飯,以地養命,更在風沙鹽堿災害中掙扎,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人們艱難換收成。曾在爺爺口中聽過,“焦家人每天的伙食是紅蓍干,和清水煮過的野菜葉,收成不好時家家去刨野菜,撅草莖吃。”那狂風卷來的沙,更是“白日里猶如黃昏,迷得人睜不開眼”。您和全縣干部群眾一起,同這自然災害頑強斗爭,粗衣流食,面目黎黑,豈不惜軀體?您身患肝癌,忍著巨痛親臨指揮。起風沙時,你帶頭查風口。下大雨時,您蹚著齊腰深的洪水察探流勢,您用實際行動,鑄就了“焦裕祿精神”。
敬愛的焦裕祿書記:
江水潺潺地流,歲月慢慢地走,一步步走向了海晏河清。時和歲豐,這太平盛世,如您所愿!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蘭考,物質條件匱乏,靠天吃飯,以地養命,更在風沙鹽堿災害中掙扎,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人們艱難換收成。曾在爺爺口中聽過,“焦家人每天的伙食是紅蓍干,和清水煮過的野菜葉,收成不好時家家去刨野菜,撅草莖吃。”那狂風卷來的沙,更是“白日里猶如黃昏,迷得人睜不開眼”。您和全縣干部群眾一起,同這自然災害頑強斗爭,粗衣流食,面目黎黑,豈不惜軀體?您身患肝癌,忍著巨痛親臨指揮。起風沙時,你帶頭查風口。下大雨時,您蹚著齊腰深的洪水察探流勢,您用實際行動,鑄就了“焦裕祿精神”。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如今,您腳下的土地依舊傳遞著您的溫度,您“一心為民,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精神依舊回蕩在大地。如今的中國,引領著“世界變綠”,在全球新增綠化面積中,四分之一來自中國。曾經您帶領群眾抗擊風沙,親自栽下一棵棵泡桐樹。如今春風綠過了荒原萬里,毛烏素荒禿禿的沙地綠樹成蔭;北大荒從亙古荒原變成了北大倉;黃土高原被綠植悄悄漫上,新葉浸透了戈壁的蒼涼。高鐵呼嘯著,神舟上天,蛟龍入海,長江兩岸綠意盎然,三江大地稻浪滾滾,280多萬駐村干部和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他們是您精神的繼承者和追隨者。在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在物質水平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都將是您精神的承衣缽者,莫失莫忘,并非是歲月靜好,而是有人負重前行。
您的心很大,心中裝著人民,您的心很小,唯獨裝不下您自己。以病弱之軀下地勞作,數九寒冬披著薄被在油燈下補衣,病重之時想將針劑留給其他同事,彌留之際心中放不下的卻是蘭考的沙丘,為民而死,雖死猶榮。當一年年的季風帶著雨水掠過荒原,連綿不絕,首尾相應的泡桐樹在清風中淺吟低唱:偉業青史,忠骨永存。
萬頃河山清平,無愧這碧血丹青。愿今盛世,如您所愿。
此致
敬禮!
新時代青年:安雨濛
2019年7月19日
作者為西安高新唐南中學高二1班學生
指導教師:安學海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