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6 19:51:01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由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教育局和西安報業傳媒集團主辦、西安晚報和陽光報社承辦的“我愛祖國學生書信征集活動”,自6月28日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市廣大中小學生的積極響應。目前,組委會的投稿郵箱2139533627 qq.com已經收到了近千位學生交來的暑期社會實踐作業——寫一封信!
為能給更多參賽者以積極引導,組委會決定從即日起開設專欄,不定期公開展示入圍作品,除在報紙上發表外,還將在“少年家國信”微信公眾號等合作平臺推廣。
閱讀速覽
我們國家,現在喜愛數學的青少年數不勝數,我周圍有許多同學和我都喜歡、熱衷于思考數學問題,經常自己或者借助許多數學書籍去學習更多更深的知識,也都積極去幫助更多的同學學好數學、喜歡上數學。數學的“時尚”與“流行”依舊。
尊敬的熊慶來教授:
我叫劉儲聞,是一名喜愛數學的中學生。小學時,我從爺爺那里了解到您的事跡,您對數學研究所做的貢獻讓我十分敬仰。今年是您逝世50周年,我懷著崇敬之心寫此信于您。
我爺爺在舊時常常會剪下一些報紙,其中有一整頁的報紙,我印象尤其深。那是1978年2月17日的《人民日報》,轉載了徐遲撰寫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爺爺還記得,那時候,中學生、大學生、年輕人、還有民間數學愛好者都很興奮,居住在6平方米斗室、默默無聞20年的陳景潤“一夜爆紅”。這篇文章發表后,人們研究數學的熱情又回來了。據說當時,中科院數學所門庭若市,許多民間數學愛好者帶著一捆一捆、一麻袋一麻袋的草稿紙去向陳景潤先生請教。可我們知道陳景潤是被華羅庚發現的,而華羅庚就是您的學生。
1957年,您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毅然回到祖國,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函數論研究室主任。您“盡瘁于祖國的學術事業”,并培養了楊樂、張廣厚、華羅庚三位國際知名的數學家。
您熱愛科學真理,熱愛教育事業,將一生精力與心血投入到數學研究與教育中。您愛學生,一次手中沒有現錢寄給當時在法國留學的嚴濟慈,您讓妻子去典當自己的皮袍子,于是有了為后人所傳頌的“一件皮袍子”的佳話。
1990年時,世界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北京舉行,全國各地更是掀起了從未有過的奧數熱潮。尤其是陜西漢中西鄉一中的汪建華同學躋身國家隊,陜西人十分關注這一屆賽事。7月15日,結果揭曉,中國隊五金一銀,以顯著優勢奪得團體總分第一名,汪建華同學更是獲得滿分!一群中國少年在小小戰場上“制霸美蘇”,引得國人振奮。中央領導人接見了6位選手,新華社采寫的六位隊員的事跡被收錄入了初中語文教材。現如今也有令人高興的事。中國無數高科技企業都表示了對數學家的渴求。華為總裁任正非說:“中國要和美國競爭,唯有重視數學”“高科技的本質是數學技術”“芯片砸錢不行,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在優待數學,以及其他各個領域的人才方面,中國企業正發揮著重要力量,也是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成果。
我們國家,現在喜愛數學的青少年數不勝數,我周圍有許多同學和我都喜歡、熱衷于思考數學問題,經常自己或者借助許多數學書籍去學習更多更深的知識,也都積極去幫助更多的同學學好數學、喜歡上數學。數學的“時尚”與“流行”依舊。
國家需要拔尖的創新型人才,我們廣大青少年更要崇尚創新,努力學習,積極探索,勇于走在時代前沿!
此致
敬禮!
一位喜愛數學的中學生:劉儲聞
2019年7月19日
(編者注:熊慶來(1893年9月11日~1969年2月3日),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息宰村,中國現代數學先驅,中國函數論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以“熊氏無窮數”理論載入世界數學史冊,培育出楊樂、張廣厚、華羅庚三位國際知名的數學家。)
(作者為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區2020屆創新班學生指導老師:鄒紅梅)
編輯:唐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