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02:51:35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親愛的朋友:
您好!歡迎你們來到西安,“結緣”書博會。我非常喜歡讀書,特別高興借此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西安的書,給大家當個書博會的“小導讀”。
在我上學的路上要經過唐城墻遺址公園,大唐不夜城,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園。我習慣步行去上學。春天,細細的柳枝剛剛發出嫩芽;夏天,綠油油的草坪生機勃勃;秋天,厚厚的落葉鋪滿小徑;冬天,挺拔的青松傲立冰雪。更加重要的是,在這些春夏秋冬里,一路上都是書的氣息。
路過唐城墻遺址公園時,您可以聽到渾厚的男中音朗讀傳世的詩篇。時不時會聽到熟悉的詩句,我會不由自主跟著一起背誦,比如剛剛聽到一首劉禹錫的《陋室銘》:“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周邊還有很多詩人的雕像,他們或者揮毫于俯仰之間,或者邀月對飲。
繼續走,就到了大唐不夜城。在這里有不少盛唐時代王侯將相的大型雕像,巍峨壯觀。就算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石碑,只要看上一眼,也滿滿都是收獲。譬如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那位一代名諫,胸有成竹,為太宗皇帝將這些道理娓娓道來。還有顏真卿的書法雕刻,確實字如其人,端正俊美,氣勢雄厚。顏魯公一介文人,在叛軍造反之時他卻能指揮若定,最后不惜一死報國,令人感佩。您還記得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月”么?也許它就隱藏在附近的一塊小小的石碑上,訴說著河東先生流放之后,獨立于天地之間的領悟。
正對著大唐不夜城的,是大雁塔南廣場,這里矗立著玄奘法師像。與旁邊的建筑相比,雕像并不大。但是他的精神無疑是非常偉大的。玄奘法師歷盡艱險獨自西行去印度研習佛法,學成后不顧挽留堅持回國。您知道么?大雁塔是玄奘法師親自帶領工人們一起搬運石頭所建,就是在這里玄奘法師夜以繼日翻譯了《唯識論》等佛教經典。
當您行走在西安這座城市里,您就好像走在書里,每一腳踩下去,都伴隨著文字的韻律。
書,在西安,已經不是擺放在書店圖書館的書架上的物品。它是一個個精靈,經過無數次輪回的修煉,終于把自己安放在了紙上、石頭上、我們的心里。
在大唐不夜城和大雁塔的東邊是大唐芙蓉園。唐代皇帝多次在此地舉行游園活動,以賦詩為時尚。王維的“芙蓉闕下會千官,紫禁朱櫻出上蘭”,就來自芙蓉園中櫻桃宴。還有建筑,芙蓉園內宮殿連綿,樓亭起伏。這些亭臺樓閣不也是書么?它們書寫的是王朝輝耀四方的精神風貌。
就這樣,我們一路走在書里。有詩篇、有文章、有諫言、有書法、有佛學的智慧與慈悲、有文人雅士的風骨、有王侯將相的氣魄、還有橫貫中天雄渾大氣的亭臺樓閣。
這就是西安的書,可以讓人沁潤其中,流連忘返。
如果您還想買幾本書帶回去,在大唐芙蓉園的南門對面就是曲江書城。那里是我周末常去讀書的地方。有的時候還有小朋友在一樓的大廳彈鋼琴,如果您看書看累了,喝杯咖啡,聽會兒鋼琴曲也是不錯的。
親愛的朋友,希望有緣與您相聚西安書博會。
最后,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您的朋友:田恩宇
2019年7月20日
(作者為翠華路小學六年級一班學生 指導老師:王亞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