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22:56:02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敬愛的薛保勤爺爺:
您好!
我是您的長安鄉黨,也是您的粉絲。
我愛您的詩歌,我愛我的故鄉。
在異樣多雨的古城七月,一次學生書信征集活動喚醒了我對書信久違的興趣,巧的是,第29屆全國書博會又即將在這里啟幕。此時,我想給您寫封信。
提起長安,就像您詩中所寫那般自豪而惆悵。我們有幸而生存于這樣一片樂土之上,隨處可見秦磚漢瓦,隨時可以懷古撫今。我竟覺得我是您的小知音呢!
在您的詩中,我看到了不同風貌的西安作為主角。《關中 關中》里,我看到了長安夜的朦朧月,我聽到了征夫的嘆息和萬戶搗衣聲,我感受到那深深的出陽關時所念的鄉情,您寫出了古時西安的鮮活場景與千古魅力。那是一種思鄉的美,還有西安曾經輝煌不再的凄美,更凝結著您對西安未來的期盼。我從未離開過故鄉,可是在您的筆下,我感受到濃得化不開的鄉愁。
您是詩人,是作家,是用手中筆記錄變遷的記者。從您的詩中,我看到了未曾親歷的西安變化。
時代快速變換,社會飛速發展。時代的卷軸漸漸鋪展,它的步伐有過遲滯,也有過莽撞,可是您總是持守著心中美好的向往,記錄著西安的變遷。
八年前,六歲的我,不僅僅記住了“世園會”的自然藝術之美,更記住了當時您所寫的《送你一個長安》,這些都共同在我心里構筑了一個美麗的長安。西安的美,在您的筆下一點一點地被發掘。歌詞中的“半坡炊煙”“李白杜甫”“司馬長卷”“唐風漢韻”……這些詞一遍遍刻在我的心里,它們不只是白描出可歌可頌的時代,更是皴染出西安的悠遠綽約的神韻。
“送你一個長安,藍田先祖,半坡炊煙,驪山烽火,天高云淡,沿一路厚重走向久遠……”在您的筆下,我看到了一個美麗的長安,一個氣質的長安,一個磅礴的長安。一座城市,除了經濟的發展、建筑的鋪展,還應有他的精神和氣度。我覺得是您,用妙筆讓一座城市走向深刻,讓一座城市走向人們心里。
而聆聽《又見昆明池》這首歌,仿佛在古今中游走,似乎遠處便有縹緲的龍的存在。身處現代,但我分明又一次看到了昆明池中倒映著雕梁畫棟、碧瓦朱甍。再一眼望去,水中的“唐風漢韻”被漣漪攪亂,盛開了一朵朵墨色的花……這里萬物變換,卻又有亙古不變的美。西安的美,仿佛更清晰,那是詩意的美、古典的美,那在時代變遷中亙古不變的內涵美。
我總是覺得,如果古城的美是漸漸鋪展開的畫卷,那么你的詩就是畫幅留白處的題畫詩,因為他將畫的意蘊揭曉;如果古城的美是徐徐演奏的音樂,那么你的詩就是樂曲的標題,因為他將音樂的主題展現;如果古城的美是緩緩敘述的文字,那么您的詩歌就是文章的主題,因為他將文的靈魂表達。
您是這座城市的美的提玄勾要者,物質的西安和文化的西安,因了你而相得益彰。
古都的美麗,不斷地更新、變換,朝著更加美好地方走去。而超越于美之上的,是愛,是對古城發自心底的愛。您的詩歌,我從富有深意的文字中讀出了您對于故鄉的熱愛與感慨,對于他美好的記錄與暢想。
“……煙波浩渺伴終南,馭舟唱晚蕩青蓮。漢唐盛境今又現,國運水運看變遷。曾是奇觀,今又奇觀。山水林湖皆詩篇,一池昆明水長歌。長歌頌長安。”
長安,給了您噴涌的詩情,而您的詩,又給這座城帶來了傾慕。您飽含著對于長安深沉而濃烈的愛與期盼。您的詩,您的歌,您的愛,您的情與這座城市如影隨形。
謝謝您記錄西安變換的美,謝謝您,爺爺!
祝您身體健康!
張歆堯
2019年7月21日
(作者為西安高新一中初2021屆A4班學生 指導老師:趙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