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5 22:15:20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網-陽光報(記者 熊璽)由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共青團西安市委、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報業傳媒集團(西安日報社)主辦,西安晚報、陽光報社承辦的“我愛祖國學生書信征集活動”6月28日啟動以來,廣大中、小學生積極參與。截至目前,已經收到近500封來信。為了進一步了解活動開展的情況,記者專訪了《陽光報》總編輯萬波,萬波說,我們需要的是親歷、見證、記錄和講述,而不是“創作”,更不允許虛構和杜撰,并希望同學們將信寄給收信人。
記者:你好,萬總。首先請你介紹一下目前“我愛祖國學生書信征集活動”的整體情況。
萬波:從投稿整體情況看,比預期的效果要好。從投稿的數量上看,“我愛祖國學生書信征集活動”啟動才兩周時間,這期間還有中、小學生期末考試占用時間。截至目前,已經收到了近500封來信,每天都會收到幾十封來信。我把寄來的每一篇稿件都看了,每個學校總有一兩篇稿件,讓我深受感動。
從投稿的質量上看,學生們的來信總體質量都不錯,能看出來是學校精心組織、學生用心寫的。像西北大學附中、西安高新一中、西安小學、翠華路小學等這些學校學生的來信整體質量都很好。從投稿的地域上看,投稿的學校涵蓋了西安市的各區、縣、管委會。
同時,有許多外地的學校看見我們的征文活動后,也精心組織學生積極投稿。像渭南市合陽縣城關中學學生投稿72篇;咸陽市禮泉縣試驗初中學生投稿41篇;寶雞市高新三中學生投稿40篇;延安市黃陵縣店頭鎮第二小學學生投稿11篇等。要按照比例劃分的話,西安市的投稿和其他地市投稿大約7:3的樣子。對于這部分外地的投稿我們也將評獎,或者設立專門的獎項。
記者:目前,學生們的來信中存在哪些問題呢?
萬波:首先,一些學生沒有吃透活動的基本要求,一些投稿就不是書信的格式。本次征集活動來稿,必須采用標準的書信體,要讓讀者感受到傳統書信的魅力,體現出書信特有的人與人之間交流、對話的真誠和莊重。要寫成一封有濃厚“書信味道”的信,自然,真實,動人。信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寫作征文書信前,必須解決“給誰寫”“寫什么”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知道了“寫什么”“為什么寫”的初心,再去確定“寫給誰”,就容易多了。為了讓西安和陜西好故事能夠廣泛傳播,參與此次書信征集活動的同學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致信的對象,但我們同時要求,這個收信人必須是與你所寫書信內容有最密切關系的人,也是你最渴望交流的人。不論寫給誰,都必須讓讀者感受到是內容的需要,自然而真誠。一般而言,收信者不能是抽象的事物或組織,而應是具體的個人。即使不能具體到個人,也要盡可能具體到某個城市、地區或學校的某一類人。
最后,一些學生的投稿內容比較空洞,寫的東西全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缺乏新意。我這里強調一下,書信所寫內容最好是作者身邊事、身邊人,越具體、越獨特、越細微越好。窺一家而知一國,寫一人而書一代,掘一點而知一地,畫一山一水而知一方,記一角而知一城,多寫個性,少寫共性,是我們眼中的好書信。一葉知秋,點上突破,于細微處展大時代、大情懷、大境界、大變化,是我們需要的“大書信”。鮮活生動,故事多于議論,思想寓于事實,豪言壯語不多卻讓人深受感染,娓娓道來卻讓讀者欲罷不能,是我們提倡的好信風。一句話,我們更需要的是親歷、見證、記錄和講述,而不是“創作”,更不允許虛構和杜撰。
記者:方便給廣大的學生介紹一些獲取理想素材的途徑嗎?
萬波:我想,多關注歷史潮流和國家大事,在改革開放、民族復興、“一帶一路”建設、命運共同體、創新創業、生態保護、扶貧攻堅、互聯網信息技術革命這些影響了國家和民族走向的大戰略、大決策、大事件、大變革中,捕捉個人、家庭、集體、鄉村和城市具有鮮明個性的細微變化,以及最有記錄價值的信息和故事,將是找到理想寫作素材的最好辦法。
記者:你認為,怎么樣的一封書信,才是符合此次“我愛祖國學生書信征集活動”的好書信?
萬波:在信息過剩的時代,沒有新鮮感的信息是走不遠的。此次書信征文活動的初心,是用書信的傳統文化載體,向世界講述陜西和西安好故事,傳達陜西和西安好聲音。應該說,陜西和西安在這方面并不缺乏好的素材,但能否發現并記錄那些特別具有傳播力、影響力、感染力的人物、故事和事實,則是我們這次書信征集活動最大的挑戰。征集活動最好的書信將誕生于此。我們希望同學們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以一雙少年的慧眼,發現具有“新聞效應”或“準新聞”效果的好故事和好聲音;或者在已經成為新聞的那些人物和故事里,找到能夠打動人的新角度、新感受和新發現,從而涌現出一批充滿閱讀魅力、能讓世界更加了解和熱愛我們這片土地和這座城市的精品書信。
記者:如何能夠了解此次征文活動的最新進展情況?
萬波:對于一些特別好的學生來信,我們會在《西安晚報》和《陽光報》上刊登,所有在《西安晚報》及《陽光報》刊發的征文,以及征文活動的各種要求和動態,均可在“少年家國信”微信公眾號搜索到。關注并進入公眾號,不僅可以看到活動每天的進展、已經刊發的所有優秀書信,還可以對自己喜愛的書信進行點贊轉發,相關數據將作為評獎參照之一。
記者:關于這次征文活動,你還有什么要給廣大中、小學生說的?
萬波:此次活動鼓勵同學們用精美信紙書寫一封傳統味兒十足的紙上信,并通過抖音等短視頻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紙質書信及與書信內容相關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畫面。發布短視頻時,請統一添加話題“#壯麗七十年 少年中國信#”。短視頻內容必須符合本次征文的各項要求。發布者必須說明自己所在的地區、學校、班級、姓名。其余內容可根據書信自由發揮,但不得違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我們歡迎同學們將自己的手寫信寄給收信人,并將自己滿意的紙質書信或對方的精彩回信(經對方同意)寄給組委會,我們將會對其中文章、書法俱佳的作品優先予以發表,并收入最后的作品集。
對于已經在《西安晚報》和《陽光報》上刊發的書信,我們歡迎作者錄制全文朗誦的精美視頻,視頻前請自報地區、學校、姓名,并說明朗誦內容為參加“壯麗七十年 少年中國信”征集活動的書信。該視頻請發到活動的投稿郵箱,組委會將根據質量擇優推廣(此項僅限于《西安晚報》和《陽光報》已刊發的合格作品)。各個學校學生錄制短視頻及朗誦視頻的數量和效果,將作為最終評選本活動優秀組織獎的依據之一。
編輯:徐瑞霞